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
|||||
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3:27:43 点击数:[] ![]() |
|||||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一、21世纪对教育需求的特点 ⒈ 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材要求全新的培养模式 此外,为了迎接21世纪人类将要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种种挑战(例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人口压力、粮食匮乏、毒品泛滥、色情暴力……等等),要求学校培养出的新世纪接班人应当具有更多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应当是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而不应当是只知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会记忆与背诵前人经验、不善于创新也不敢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材。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很难适应信息社会所需人材的信息能力培养与创造能力培养这两方面的强烈需求。 ⒉ 信息社会的经济发展要求对劳动力进行终身的教育与培训 ⑴ 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统计,1993年美国就业岗位的78%是与信息服务业有关,显示出信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趋势近年来一直在持续发展。 ⑵ 据美国公布的统计资料,1992年亿万富豪的排名榜,首次由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以65亿美元(1997年已达到51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荣登榜首,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过去美国的富豪不是钢铁大王就是汽车大王或石油大王,他们依靠钢铁、汽车或石油这类“硬件”经过整个家族几代人的努力才积累起巨大的财富。而比尔·盖茨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依靠“软件”─信息产业的主体,在短短的十多年间通过个人奋斗坐上首富这把交椅的。盖茨的成功除了他本人的天才因素以外,还有美国所提供的、率先由工业化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的得天独厚的土壤,所以盖茨的成功是信息产业开始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重要标志。 ⑶ 基于知识的信息产业是竞争最激烈、变化最急剧的产业。在这一领域内,哪怕知识与信息方面只领先或落后几个星期、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足以使一个企业成为暴发户或面临破产。用“白热化”和“瞬息万变”来形容信息产业的竞争和发展态势,是不过分的。 显然,在这种背景下教育与培训就不仅是就业前的需要,而是对信息化社会的一个合格劳动力(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的终身要求。为了达到对社会上所有劳动力进行终身培训的目标,有关专家预测需对在岗的劳动力至少每隔5年就要轮流培训一次,培训水平应在大专以上,时间约3至6个月。怎样来满足这样一种教育需求呢?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体制就要成倍甚至几倍地增加当前的高等教育机构,对许多国家来说,由于财力的限制,这是做不到的。 ⒊ 信息社会的“知识爆炸”现象要求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二、 如何迎接21世纪对教育的挑战 目前我国人材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多种办学形式来实现的,因而我国目前的人材培养模式基本上取决于现有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那末,现有的体制与模式是否能满足未来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材培养模式的需求呢? 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是以各级各类学校的正规教育体制为主,电大和函授形式的成人教育体制与继续教育体制为辅。这种教育体制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和人材培养的规范化,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其主要弊病是投资庞大、效益不高,且受场地、空间、时间的严格限制,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占统治地位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主要靠老师讲、学生听的班级授课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起主导作用,便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其最大缺点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造型人材的成长。至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加工能力,由于在班级授课的条件下学生缺乏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环境,并且与社会上、国际上的信息资源完全隔绝,因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这种信息能力更加难以培养。可见在目前我国现有的教育体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