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
|||||
实施“四个第二”工程、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3:27:08 点击数:[] ![]() |
|||||
到按需施教 实施“四个第二”工程的目的,主要是从拓宽服务面向的角度来提高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一专业”与“第二专业”、“第一学历”与“第二学历”的关系。只有明确主次关系,才不会本末倒置。 我校明确必须把“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强化;要求学生必须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第一专业”的学习,保证取得“第一学历”的前提下,攻读“第二专业”,取得“第二学历”。 在实施“四个第二”工程中,学校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严把教学质量及其考核关。对有攻读“第二专业”,或想取得“第二学历”愿望的学生,必须报经学校高职办批准,方可参加学习。对正在攻读“第二专业”和“第二学历” 的学生实行学习质量跟踪,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来保证学生完成教学大纲规定内容的学习,进而优化实施“四个第二”工程的效果。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