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资料,有的负责设计与制作,一时间校园内掀起了学习信息技术的新高潮,使德育的影响力得到了最大程度和最大容量的发挥。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制作之后,我们还在班主任的例会上,开展了全校班级网页的交流和评选活动,24个班级网页一一展示,相互观摩、相互点评,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既达到了交流学习的目的,又进一步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5、家长配合,取得支持 我们利用家长学校,两次举办了“增强网络德育意识,关爱子女健康成长”的讲座,一方面向家长介绍了学生目前在网络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呼吁家长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向家长通报了校园网建设的情况以及网络教室向学生开放的打算等,改变了一些家长“谈网色变”的消极防范的做法,走出了家庭网络教育的误区,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出击,使正面的信息成为网络教育的主旋律,赢得家长对学校开展网络德育教育活动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首先开展了直观的德育教育活动。每周一次的班校会是学校进行德育宣传的重要阵地,信息中心的老师大力支持德育处的工作,不怕费力、不闲麻烦,协助改变传统的收听广播模式,通过演播室或设立的主会场向各班传送现场信息,对全体学生进行生动、感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面对面教育活动。本学期利用这种全新的活动方式,先后组织了“交通法规宣讲”、“网络德育新闻发布会”“新生入校集训”、“家长会讲座”、“主题班会”等,使视和听的效果相得益彰,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每天中午、周六、周日,学校网络教室对学生开放上网,将学生吸引到学校,抢占学生的教育时空。由老师进行有效管理,既避免了学生因去网吧而带来的负面不良影响,同时又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健康上网,不仅充实了课余文化生活,而且还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兴趣。目前学校正在为满足更多学生参与网络活动的需要,进一步创造条件。 再次我校德育网站的开通,既实现了德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又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了网上交流学习的平台,它以其独有的方式,时刻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学生,它把单调的居高临下的说教变成学生的一种自主道德的体验,把德育内容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身需要,使德育工作从单项传递实现双向反馈,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信息化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变化,这一切都极大的增强了德育的吸引力。 三、网络德育是一个可持续发展性的重大德育课题 网络德育不仅是以人为本的大德育观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以人为本的大德育观的重要内容,网络德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德育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道德层次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和道德伦理。 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德育现代化的需要,更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当然,作为一种德育方式,网络德育并不是和传统德育方式相对立、相排斥的,而是在学生德育观的形成过程中,二者相辅相成,结伴而行,互相生发,互相生成。所以强调网络德育,并不是说传统德育方式不好,而是说我们过去过多依赖于传统德育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置于中心,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德育观的生成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强调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就是想找回学生在传统德育方式指导之下,德育素养和人格素养缺失的那部分,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而发挥德育工作的核心优势地位。 我们的工作只是刚刚开始,今后还将不懈的努力,进一步丰富网络德育的内容,完善其功能,健全其机制,探索更有效的途径,开辟更广阔的天地。我们坚信,网络德育是一条很好的通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与德育层次的双赢之路。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