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教育理论
   魏书生教育系统初探      ★★★ 【字体: 】  
魏书生教育系统初探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3:19:46   点击数:[]    

一呢?
六、笑对人生的境遇观
人对自己的境遇有时是没有选择权的。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从来都是一个令人难解愁眉的话题,失败感、怀才不遇感常常缠绕着教师们的那本就脆弱的神经。魏书生倡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他有一段话早已成为供料议论文的经典材料,大意是:生活像镜子,你对他笑,它也就对你笑;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魏书生主张笑对人生,人在无法逃避环境时只能适应环境、利用环境,以便在适当的时机改造环境,而适应、利用和改造都需要有健康的情绪、平稳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因此,他认为应多看前面,少看“身边”;多看有利,少看不利;多看自己的长处少想自己无法改变的弱点。他主张淡化世俗功利,从宇宙意识的高度,“采取一点虚无主义的态度”来小视自己。他建议用笑使人生的不幸减半,用多做实事和情感迁移来排解忧烦苦恼。笑对人生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自我心理诊疗。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能真正接受笑对人生的境遇观,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及时调整好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以乐观的心态、向上的精神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去。
七、着眼未来的人才观
魏书生教育教学的一个特色是,注目于世界科技动态、教育动态,经常向学生介绍科技信息,介绍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等知识,他还设想开设“简明未来学”这门课程。魏书生的作文题和班会主题有很大一部分是指向未来的。于漪在谈到学习魏书生时说:“首先,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教师不仅要跟着时代步伐走,思考的问题还应该比生活的年代更远一些,否则就无法教育孩子”。[5]于漪认为魏书生是具有高远教育目光的典型。魏书生十分重视培养创造性的、面向未来的人才,他说:“一位负责的教师,最重要的,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眼前知识,更要培养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魏书生的学生眼光高远,知识面宽,整体素质高,适应能力强,难道是偶然的吗?


八、辩证全面的学生观
教育工作者必然面临如何看待学生的问题。魏书生的学生观未必是新鲜的,却至少没有机械、片面之弊。我们将它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学生是平等的人,即将学生放在与老师平等的位置上,人格上尊重他们,教育教学中信赖他们。民主化的教育思想正是以平等的学生观为基础的。魏书生的学生敢于提醒老师制怒,是平等学生观的必然结果。魏书生主张教师的心灵应向学生敞开,让学生监督老师的言行,是更深层次的师生平等观。第二,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即承认学生的个性,帮助他们发展优良个性。当学生的个性不适合教师的口味时,魏书生主张克制自己,“迁就”学生。第三,学生是发展的人。魏书生反对用静止的目光评价学生,好学生固然会继续进步,差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魏老师不仅承认差生可以进步,还允许学生在进步过程中出现反复,他认为学生反复100次,教师可以作第101次的转化工作。第四,学生是内心世界复杂的人。魏书生认为,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人是广阔的世界,心灵是复杂的宇宙,他承认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矛盾性、多面性,他让学生进行“两个自我”的“斗争”,他告诫人们“不要轻易说看透了一个学生”。第五,学生是帮助自己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人。从这个角度看,再调皮再淘气的学生也不会令人厌恶。可以肯定,要学魏书生,不接受魏书生的学生观是行不通的。
九、少斗多助的人际观
魏书生对好斗喜批的文革遗风一向反感,他几乎不遗余力地提倡人与人之间少斗多助,呼吁大家“少琢磨人,多琢磨事”。魏书生的人际观可分成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人斗人双方均无好处,因而主张不斗人;二是被人斗了不还击,免得陷入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三是多将精力用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少批评别人的短处;四是为人处世应奉行“尊人者,人尊之”的原则。魏书生认为好斗喜批不仅空耗时间精力,而且影响团结协作,养成吹毛求疵的坏毛病,每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应当力戒此病。他要求每个学生自觉培养“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帮助人、信任人、原谅人的品质”。魏书生认为,评价他人,应立足于采优取善,“少看他的短处,多看他的长处”,因为“看不到别人的短处,自己并不失去什么;别人的长处没学来,就失去了充实自己的机会”。一个人要想干点事业,没有良好的人际环境是很困难的,魏书生的人际观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
十、持恒守一的养成观
养成观就是养成教育观。魏书生认为,在教育上企图一蹴而就,一气呵成,毕其功于一役是幼稚的,违背了养成性原则。他十分重视习惯的作用:“一个人,经常在固定的时间内做同类事,做得多了,就形成了习惯,而习惯了的事情,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去做,想停止都很难。”他主张“巧妙地利用惯性。”魏书生认为好的习惯只能来自持久专一的训练、培养。他强调一件事只要做了,就要坚持到底,“久而久之,学生会成为内驱力充足,意志坚强,感情丰富的人”。魏书生坚持让学生进行身体长跑和道德跑(写日记),坚持十数年办班级日报、练气功,坚持每天抄记格言警句一条,“每天点燃一盏思想明灯”……这些都是持恒守一的养成观指导下的教育实践。世界上许多事情难就难在每天如此,难在长期坚持,魏书生的养成观正是治疗“五分钟热度”的特效药。
十一、多边选择的方法观
魏书生教书育人点子多,称得上是教育界的点子大王。像他想那么多点子,确实“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吕叔湘语)。因为思想和行为的双重懒汉意识使很多人将多边选择的方法观堵在了门外。所谓多边选择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办任何事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二是在多样的方法中必然有优劣之分,有优与更优之别,办事者应有尽可能选择“最优”的意识。魏书生常常跟学生讲,“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件事都有100种做法。”魏书生搞教育教学改革,就是搞的多方数法,在比较中选优。他坚信,“人的思想从一种模式中解放出来,就会发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天地也十分广阔,方法非常之多”。在此基础上,他进而强调方法的择优,强调方法的发展、更新。他说:“运用某种方法挺好,也无须骄傲,无须固步自封,因为事物在发展,方法在更新,我们目前运用的方法绝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应该不断研究、探索,再往前去寻求更好、更科学的方法。”正是充满创新意识的方法观使魏书生的许多做法异于他人,也正因为魏书生把这种方法观灌输给了学生,他的学生才有了固门防风的十种不同措施,才有了吃感冒胶囊的数十种方法,才有了开阔的思路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十二、惜时重果的效率观
重视效率已是一个常识,魏书生只是着眼于教育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效率观。首先,他把效率感的有无看成是造成事业上极大差距的重要原因。其次,他把讲究效率提到了延长生命的高度上:“单提珍惜时间就是延长生命还不够,还应该说,讲究效率才是延长生命的最好办法,就是赶超别人的最好方法。”又其次,他认为,“特别是在当前知识陈旧率增长迅速、知识爆炸的形势下,没有敏锐的效率感,是不可能搞好自学的。”再次,他以为:“效率感是人人都有的,区别在于有目的培养的效率感要强一些,而自发产生、自然成长的要差一些”。最后,他甚至认为效率意识的强弱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民族素质的优劣。正是有了这样一种思想高度,魏书生才有了一系列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措施和方法。他主张通过抓紧时间,减少犹豫,形成习惯,利用生物钟,重视计划,科学量化,多搞竞赛等来提高效率。他的学生刘诗奎写了一篇文章,题为《魏书生老师培养我们的效率感》,对此介绍颇详。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学习“一分钟调完全班位置”“两分钟收好书款”,而不注重培养自身的效率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 下一篇文章:激发课堂活力 优化教学过程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魏书生教育系统初探”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魏书生教育系统初探”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谈中职学校语文学习现状及改革
  • ››研究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问...
  • ››浅议电影作品的著作权问题
  • ››谈开放性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人格的...
  • ››谈以学生为本的美国职业技术教育改...
  • ››论韩国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 ››浅谈独具特色的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
  • ››浅谈荷兰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 ››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
  • ››论探究教学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
  • ››魏书生教学思想资料汇编
  • ››魏书生教学经验(下)
  • ››魏书生教育系统初探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