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对学生的行为故意忽略。如果老师、家长觉察学生的早恋行为时,马上视为洪水猛兽,一味地控制和禁止,或采取"监视"、"搜查","恐吓"等简单、粗暴的做法,只会引起负面效果。这时,结合学生的自我道德意识和文化素养,合理采取"故意忽略"并相应说说看似无意识的只言片语、事实例子引导认识,反而可让他们有自我反省的时间,冷静地处理感情。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有自制力和好行为习惯的学生。 6.主题班会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要求时方可能实现","只有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市场经济、信息时代呼唤加强自我教育。在目前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下,如何提高青少年抗腐蚀的能力?只有提高学生自身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分辨能力和免疫能力,从而形成较强的自觉取舍的自我教育能力,学生才能在纷繁复杂和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吸收正面营养,抵御负面因素侵蚀,控制自我和超越自我,增强自尊和自信,学会独立思考,立志做生活的强者。班主任要利用系列化的活动,正面引导、反面警策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组织如下一些主题班会课:《我所喜欢的少男少女形象》;《女性的自我保护》;《异性交往的准则》;《意志力与成材》;《十六岁的理想和追求》;《当我们面对挫折时》;《怎样的中学生活最美》等。 总之,中学生“早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既要重视也不必惶恐。实践证明:对“早恋”问题宜导,不宜堵,如粗暴禁止,简单化处理,常常事与愿违。因为促使学生“早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个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做耐心的思想说服教育工作,以事实说服人,以情感感染人,以理想激励人。关键是要了解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的感情基础,才能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之从“美丽的错误”中解脱出来。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