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临床见习时期是医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时期, 是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联系的重要环节[1]。随着医疗 技术的革新,在消化内科的临床教学中不仅包含常规的内科诊 疗,还新增了电子胃肠镜操作方面的内容。临床带教老师如何 根据这一新情况,调整教学思路、做好带教工作,笔者的体会是 要重视消化道局部解剖学知识在消化内科带教中的作用. 1 以局部解剖为基础因材施教 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需要带教专科、本科、八年制本科等不 同层次的见习学员,每个学员原有的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因 此,在学员入科时举行一次口试,通过学员的回答了解其基础 理论掌握的程度。在口试中还特别突出了对消化道相关解剖 知识的考察,结果发现很多学员存在解剖名词掌握不全面,解 剖关系理解不透彻的问题,比如对咽喉部和十二指肠的解剖结 构不清楚,这可能与学员进入内科学习没有充分复习解剖学知 识有关。因为理解十二指肠解剖对理解十二指肠溃疡为什么 常发生于球部前壁有帮助,清楚咽喉部解剖对顺利插入胃管和 电子纤维胃镜有益处[2]。因此,对基础理论比较扎实的学员, 带教时可以偏重于临床实践及技能操作,多讲授一些消化专科 的扩展性知识,而对理论知识明显不足者,在临床实践和技能 操作前要提前让学员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针对较普遍的 学员解剖学知识掌握不好这一情况,至少安排一次集中授课, 结合多媒体课件、内镜照片等手段,集中讲授消化道解剖知识. 另外,还介绍胃肠镜的原理和机械构成、消化道内镜检查操作 流程等,帮助学员更好地学习. 2 从理论到实践培养自主工作能力 带教老师在自身具备过硬临床诊疗操作技能的前提下,要 想尽办法授人以渔,逐渐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自主精神[3].www.yixueda.com 医学论文网 每周组织一次临床疑难病例讨论,由教学负责人提前挑选疑难 病例,提前让学生到床边查看病人,查阅资料,就诊断、鉴别诊 断和治疗进行独立思考并写出书面发言稿,训练学员临床思维 能力、培养其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胃肠镜教学方面, 让学员先掌握理解消化道解剖结构,然后再学习进镜,逐渐过 渡到难度大的手法,如胃底部“U”形反转等,操作有一定熟练 度后再要求学员对镜下所见进行分析和诊断,逐步使学员达到 能镜下初步诊断常见疾病的水平,使学员由接受知识型向增强 临床综合能力型逐步转变,将学到的医学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充 实和发展. 3 “点面结合”使教学有质量有特色 学员在消化内科见习期间应按大纲要求,常规对内科系统 询问病史、查体、病历书写、基本操作进行带教,这是“面”。同 时也要充分利用科室优势资源,对前沿先进的诊疗技术进行教 学,这是“点”。在“面”上强调内科疾病诊断能力的培养,以临 床实践为主。而在“点”上则以定期专题讲座或专项学习的方 式,介绍电子胃镜、小肠镜、经自然管道内窥镜手术,以及与这 些检查或手术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帮助学员对这些新技术、新 业务的理解和掌握。“点面结合”不仅可以使学员掌握基本的 实践技能,而且可以帮助学员了解学科前沿、开阔视野,使消化 科的教学有质量有特色. 4 着眼实际传授防范医疗纠纷知识 防范医疗纠纷是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和 医生来说都是“双赢”的工作。防范医疗纠纷需要医学、社会科 学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对学员十分重要,而他们这方面的知 识却相当缺乏,因此需要带教老师予以传授。在带教过程中教 育学员要重视医患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对于患者暂不能接受 的治疗措施,要从多个角度循循善诱,切不可态度生硬或漠不 关心。要培养学员“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尊 重患者从而得到患者的尊重。医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基础医 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医学生通过临床实践提高自己的 基础理论水平和临床操作能力,特别是在胃肠镜操作方面,要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实施,必要时带教老师要及时接替操作,才 能避免不良行为和危险行为发生.www.yixueda.com 医学论文网 [参考文献] [1]江秋玉,陈 彤.内科临床带教探讨[J].当代医学, 2009, 15(13): 160. [2]柏健鹰,王沂芹,郭 红.结合解剖知识带教消化道电子内窥镜的 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8, 17(1): 48. [3]梁宏军,吴多芬,李晓辉,等.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在内外科学消 化系统疾病整合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 (3): 68-69.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