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 要: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的管理方法。方法:构建完全独立的发热门诊;制订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对医护人员 进行专业培训;实施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结果:病人无拒绝隔离或外逃现象,满意度100%。经治疗 后全部痊愈出院,无重症病例、院内感染、医护人员感染现象。结论:完全独立的发热门诊和封闭式隔离病区的设立、管理的加强以及各项措施 的落实到位,对控制甲型H1N1流感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发热门诊;隔离病区;护理管理
甲型H1N1流感是2009年3月新发现的由甲型H1N1流 感病毒引发的新型呼吸道传染病[1]。为了控制疾病流行,我 院2009年8月31日成立发热门诊,并于2010年1月10日撤 销,期间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 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发热门诊共收治发热病人3 075例,男1 862例,女1 213例。隔离治疗1 083例,男675例,女408例。隔离治疗 病人中, 11例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其余为临床诊断病例. 2 方法 2. 1 构建完全独立的发热门诊 由于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 触传播,具有较强传染性,且人群普遍易感[2],我院将校医院 划分为独立单元的发热门诊,普通门诊安排在另一个医疗点.www.QiQi8.CN 778论文在线 发热门诊采取独立单位全封闭管理[3],避免了与一般病人的 接触。门诊内设立明显的就诊流程和路线标示,入口处有专 人管理,为每一位就诊者发口罩、量体温、登记详细信息。发 热门诊内有诊疗室、留观室、药房、化验室、X光室、医务人员 办公室、医务人员更衣室等,严格区分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清 洁区,三区警示标识清楚,无交叉. 2. 2 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流程 此次疫情的特点是:来势凶猛,传播速度快;攻击性强,年 龄集中在25~45岁;症状凶险;隐性感染比例较高[4]。为了 尽快控制流行,我院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和要求,如:消 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终末处理制度、发热病人登记制度、医 护人员个人防护和培训要求等。新的就诊流程简化了病人就 诊手续,减少了病人活动范围,缩短了就诊时间[5],有效降低 了院内感染的机会. 2. 3 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在应对突发传染病时,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面临新的 挑战,传统的工作方法和经验用来解决新的问题难度很大,可 借鉴的只有以往的传染病工作制度和其它传染病的工作方 法[6]。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是应对甲型H1N1流感护理 工作的重点环节[7]。疫情早期,培训重点是预防和控制疾病 传播及院内感染,后期培训的重点是防重症、防死亡病例的发 生。对卫生员、消毒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主要是消毒隔 离、个人防护和医疗废物的规范化处理. 2. 4 对隔离病人实施规范化管理 2. 4. 1 隔离流程 护士对确诊病例(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 断)和疑似病例进行详细的信息登记后,按指定的路线护送 病人进病房。疑似病例收单人间,确诊病例可放在多人间,在 病房门口张贴病人信息并注明发病时间和隔离时间. 2. 4. 2 病情监测与护理 对发热病人实行实名制,详细登记 个人资料[8]。发放一次性外科口罩并指导使用,要求病人进 入走廊、厕所等公共区域带口罩。对隔离病人动态观察病情变 化。每位隔离病人发放体温计一支,教会病人正确测量体温, 以便自我监测。护士每4 h常规测量一次体温,对高热病人根 据医嘱随时进行体温监测,必要时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2. 4. 3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发热病人的心理护理是发热 门诊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9]。隔离病区实行全封闭式 管理,病人常焦虑不安,感到孤独与无助。疫情早期,部分病 人由于知识缺乏,具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少数病人存有逃离隔 离病房的想法。为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护士主动迎接入院的病人,为病人讲解隔离治疗的重要性,介 绍疾病常识和住院环境,以消除病人恐惧心理。鼓励他们通 过短信、电话、无线上网等方式与外界沟通,减轻孤独感。健 康教育处方及其它宣传材料的发放,使病人认识到甲型 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10],对稳定病人的心态起到了积极 的作用. 2. 5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2. 5. 1 空气和地面消毒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 3次,每次不少于30 min。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 的顺序,每天由专职消毒员定时、定消毒剂、定浓度、定次数进 行空气和地面消毒。走廊和医、护办公室等潜在污染区每天 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 min;病房每天紫外线消毒3次,每 次30 min[11]。预防科加强消毒登记的检查. 2. 5. 2 护理用品的消毒 诊疗用品(如:体温计)用浓度为 0. 2%的过氧乙酸消毒剂浸泡10 min后清水擦拭干净,桌面 用浓度为0. 2%的过氧乙酸消毒剂喷洒或擦洗消毒[11]。工作 人员隔离衣以及污染的衣物等装入污物袋内,禁止翻动,送出 病房时外加一层污物袋,消毒后再清洗[12]. 2. 5. 3 医疗垃圾的处理 医疗废物和病人生活垃圾放入医 用垃圾带内,喷洒含有效氯1 000 mg/L的消毒剂溶液,至表 面湿润保持4小时以上[11],再套一层医用垃圾带,封口后,由 专业医疗垃圾站收集处理. 2. 6 做好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 正确有效的个人防护是控制交叉感染、保护人力资源的 有力措施[13]。具体防护措施有:遵守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消 毒隔离规范;按流程进行手的清洗、消毒和手套的更换;医用 防护口罩持续应用不超过6 h,污染或潮湿及时更换;合理排 班,注意休息;发热门诊及隔离区医护人员由医院统一供餐, 保证营养;医护人员每日监测体温2次,并注意观察有无流感 样症状,体温超过37. 5℃或有流感样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并接 受排查,必要时隔离治疗. 3 效 果 此次疫情流行期间,我院隔离治疗了1 083例病人,无拒 绝隔离或外逃现象,被隔离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100.www.QiQi8.CN 778论文在线 00%。经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实现了无重症病例、无院内感 染、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4 体 会 甲型H1N1流感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疫 情发展非常迅速,早期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机制是控制疫情 的关键。随着工作制度的完善,护理应急预案迅速启动,充分 发挥了护理管理组织协调和控制管理的职能。安全有效的医 学观察隔离病区,对及早发现疫情,及早诊断,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14]。封闭式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中,护理管理的加强, 各项措施的落实,有效地控制了传染源,切断了传播途经,保 证了无重症病例、无院内感染、医护人员零感染. 参考文献 [1] 王秀云. 19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住院分析[J].临床药物治 疗杂志, 2010, 8(1): 42-44. [2] 郭立中,金妙文,周学平.周仲瑛教授对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 思考[J].环球中医药, 2010, 1: 23-25. [3] 钱引娣,张 瑾,钱秀芳. SARS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的护理管理 [J].护理研究(上半月版), 2004, 18(3): 449-450. [4] 王善雨,高春玉,姚新华,等.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 预防控制[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15): 37-39. [5] 杨晓秋,任素琴,宋晓丽,等.发热门诊的护理管理[J].中华护 理杂志, 2003, 38(6): 420-421. [6] 张黎明,王建荣,杨晓秋,等.综合医院护理体系应对突发SARS 疫情的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6): 402-405. [7] 许日波.大批甲型H1N1流感学生住院的护理管理[J].内科, 2009, 4(6): 846-847. [8] 赵春惠主编.实用SARS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1 -34. [9] 彭月娥,何国平.发热门诊护理管理[ J].现代护理, 2005, 11 (9): 684-685. [10] 胡琼洁,熊盛道.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 J].医药导 报, 2009, 28(6): 687-689. [11] 安 丽,王蕻磬.对甲型H1N1流感医学观察病例的管理与体 会[J].护理管理杂志, 2009, 9(7): 14-15. [12] 李春梅.应对甲型H1N1流感护理管理方法与体会[J].当代 医学, 2010, 16(3): 33. [13] 金 霞.发热门诊工作环节的控制[J].中国社区医师, 2009, 11(15): 233. [14] 黄玉华,林燕会,安 丽.甲型H1N1流感医学观察病例的护理 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19): 70-71.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