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资料证明,用于围术期预防低温的费用仅为围术期治疗低温费用的百分之一左右。 3、常用的预防方法。包括:1)给病人吸入加温加湿的氧气;2)静脉输入加热过的液体和血液;3)使用加热毯或其它贮热装置,使暴露因素所致的体能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4)保持手术室最佳温度在23-25℃,相对湿度为60-70%;5)冲洗体腔时应采用预先加温的液体;6)对手术时间长,输液输血量大的病人常规监测体温。6)在手术室以外的诊疗场所(如急诊室、CT扫描室和血管造影室等),以及病人转运过程中注意保暖措施。 六、预防误吸与保护颈椎 1、胃内容误吸的预防。创伤病人被认为具有饱胃的特点是业内人士所共识的。麻醉诱导期间存在误吸的危险,尽管许多资料表明其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出现,危害程度将十分严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受伤前食物和液体的摄入,或来自口腔或鼻腔损伤的血液的吞入,与创伤应激有关的胃排空延迟,以及腹部CT扫描之前服入的液态显影剂。误吸后所致的肺部并发症程度主要与吸入物(胃酸pH,细菌或异物等)有关。 如果伤情允许,或有足够时间,以及病人能够配合,在诱导和气管插管之前当给创伤病人服用或静脉注射抑酸药物。环状软骨压迫(Sellick)法,即将环状软骨置于右手拇指和中指之间,并利用食指向下推压,对于误吸的防范十分必要。这项简单有效的防范措施应当从病人失去保护性气道反射开始直到气管内导管置入并且气囊充气得以确认为止不间断地持续实施,以免正压通气可能逼迫气体进入病人胃中,或食道松弛而导致反流和误吸。 2、颈椎的保护。国内普通民众、院前急救人员、医护人员在创伤救治过程中对颈椎继发损伤的防护常被忽略,救治器材也缺乏相应研究和装备。训练有素的救护人员对所有钝性创伤伤员,在没有完全排除该类情况之前都应当被视为存在不稳定性颈椎的可能,并给予确实的防护措施。在气道处理期间,麻醉医师同样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并给予密切关注,以免因为直接喉镜的操作引起颈椎移动,并加重脊髓损伤。颈椎的固定一般在院前急救时通过一个硬性项圈使病人头颈部保持在一定位置,并一直伴随病人到达急诊室。在所有排除颈椎非稳定性试验检查完成之前均应保留该项圈使病人处于固定体位数日以上。气管插管操作时可将固定项圈的前方部分去掉,从而使口腔能够张得更开以及下颌可以活动。必要时应通过纤维镜或“光棒”等引导插管。但必须明确,纤维镜引导尽管对颈部的影响很少,但有些情况下是非常困难的,如气道分泌物多、出血、氧饱和度下降、病人不配合等原因。 小结 创伤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类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创伤所致的死亡与诸多因素相关,其中之一与救治时间的延搁密切相关。如何提高早期救治能力,改进救治技术,是早期救治研究重点。 上一页 [1] [2] [3] [4]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