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政治论文民主制度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视角下的公民参与形式及其选择      ★★★ 【字体: 】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视角下的公民参与形式及其选择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0 19:49:45   点击数:[]    

的 范围、方向,提出了建立政策议程的三种模型,即外在创 始型、政治动员型和内在创始型。〔11〕外在创始型指由公共 管理部门以外的个人或团体首先提出政策问题,然后将其 扩散到社会上的其他个人或团体,试图给决策者足够压力, 使问题进入政府议程。外在创始模型具有开放性,因此可 以考虑采用公民会议、听证会和恳谈会,这三种参与形式 符合政策议程建立的开放性,而且其具有的参与的代表性、 公平性和充分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政策议程设置的 正确性和回应性。政治动员型是指由公共管理部门首先提 出政策问题,这些问题一般都能顺利地进入政府议程,但 为了寻求社会大众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为了政策能更好 地得到执行,公共管理者还要把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
    政治动员型具有内生性,不愿与公众分享对政策议程设置 的决策权,但同时又希望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因此可以考 虑采用关键公众接触、专家咨询和公民调查,公民调查要 审慎使用,要注意调查事项的结构化设计。内在创始型是 公共管理部门提出政策问题,但不愿将其扩散到公众议程, 企图排除社会大众的参与。由此可见,内在创始模型没有 公民参与,外在创始模型比政治动员型的公民参与程度深, 对政策议程建立具有实质性影响。综上,政策议程建立环 节的公民参与形式选择如表3: 

(三)政策规划环节的公民参与形式选择 政策规划一般包含政策方案设计、论证、抉择三个方 面,公民参与主要集中在前两个方面。政策规划环节主要 是产生有效的政策方案,由于不同政策问题对其解决方案 的有效性标准不同,因此,有必要结合政策问题类型来分 析政策规划环节的公民参与形式。笔者以社会性(指与政 策问题相关的利益主体的涉及面大小)和专业性(指提出 解决政策问题的方案所需要的技术和知识含量的多少)两 个维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四种类型,即社会性和专业性都 低的政策问题、社会性和专业性都高的政策问题、社会性 高专业性低的政策问题和社会性低专业性高的政策问题.
    专业性高的政策问题表征为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技术和知识 含量高,对方案科学性要求高,而政策方案规划环节的专 家咨询有利于科学性的提高;社会性高的问题指与政策问 题相关的利益主体数量多或者利益主体构成复杂,对政策 方案的可接受性以及合公意性要求高,因此,在政策方案 规划环节可以采用关键公众接触、公民调查、公民会议、 听证会和恳谈会,后面三种形式可以辅之以投票表决。政 策规划环节的公民参与形式选择矩阵如表4: 

(四)政策方案合法化环节的公民参与形式选择 政策合法化指法定主体为了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性或 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 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12〕合法性有两 个层面:一是政治层面的合法性,指政策方案得到社会认 可、认同;一个是法律层面的合法性,指政策方案的内容 和程序的合法律性。公民参与有助于增进政策方案的合法 性,但政策方案的合法化主体一般是依法有权使政策方案 获得合法地位的国家机关或领导者,因此,在此环节的公 民参与甚少,若有参与,也一般在政策方案的审查环节, 这个环节可以采用公民旁听.
    五、结语 上述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视角探讨的公民参与形式的 选择,只是在几种主要的参与形式中选择,不排除还有其 他一些本文没有提及的公民参与形式。公共政策过程中每 个环节的公民参与形式,尤其是在政策方案规划环节的公 民参与形式只是给出了一个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一种或多种组合。本文只是从政策制定过程视角探讨公民 参与形式的选择,不可能保罗万象,亦非绝对之论。公共 政策制定的实际复杂多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综合灵活运 用现有的公民参与形式,而且,在公民参与实践中需要不 断地完善现有公民参与形式以及不断创造新的参与形式, 以提高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瞿文明.现代汉语辞海〔K〕.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2. 377-378.
    〔2〕朱水成.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问题研究概述〔J〕.理论导刊, 2008, (2).
    〔3〕〔4〕〔5〕〔6〕阮智富.现代汉语大词典〔K〕.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0. 1762, 3078, 1521, 1310.
    〔7〕[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90.
    〔8〕孙柏瑛.公民参与形式的类型及其适用性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 (5).
    〔9〕王学军.协商民主与公共决策〔J〕.天府新论, 2006, (1).
    〔10〕[美]威廉. 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M〕.谢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166.
    〔11〕Roger. W. Cobb. Agenda - Building as A Comparative Political Proces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76. 126.
    〔12〕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28.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从相亲类节目解读中国电视同质化的利与弊

  • 下一篇文章:论政府诚信视角下的公共政策失灵及其治理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视角下的公民参与形式及其选择”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视角下的公民参与形式及其选择”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政治体制改革与村民自治
  • ››○论当代中国的民主建没
  • ››○乡镇自治:根据和路径——以20世...
  • ››○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
  • ››○当代发展中国家民主化前提的再思...
  • ››论辽宁城市社区结构变迁与社区统战...
  • ››社区党组织活动方式和体系探索
  • ››德国社会民主党组织运行体系分析
  • ››关于农村基层党建领导体制与工作方...
  • ››主体性真实:公正的真实与全面的真...
  •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视角下的公民参与...
  • ››公共政策何以变迁?
  • ››公共政策与制度因素关系初探
  • ››公共政策理论基础研究的进展
  • ››公共政策:谁之政策?何种政策?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