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政治论文民主制度
   英国对香港“民主发展”政策的历史演变      ★★★ 【字体: 】  
英国对香港“民主发展”政策的历史演变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0 19:49:32   点击数:[]    

府的否决。1971年8月,港英政府终于正式发表了《市政局将来组织、工作及财政白皮书》,明确指出:“如果真要有新途径,以便地方人士更广泛地参与政府事务,顺理成章的办法是容许甚至鼓励咨询机构发展起来,使它们所产生的作用,能够普及全港,而不是把更多的权力授予地区议会或市政局本身。”(15)
    二、超速时期:英国催生香港的“民主发展”(1982年-1997年)
    英国在即将撤退香港前的15年里一反常态,催生香港的“民主发展”,使香港出现了“忽然民主”现象。1979年3月,港督麦理浩访问北京,知悉中国将于1997年恢复行使香港主权后,随即在香港部署启动代议政制。1982年中英谈判开始后,港英政府更暴风骤雨式地全面推行代议政制,建立三层代议政制架构。
    (一)基层:区议会代议政制的启动和发展
    代议政制的启动首先从基层区议会的建立开始。1980年6月,港英政府公布《香港地方行政的模式》绿皮书,建议在香港18个行政区全部设立地区管理委员会和区议会,并推行全民投票选举制度。1982年3月,新界举行区议会选举。同年9月,港九市区举行区议会选举。至此,区议会制度正式在香港建立。它是历史上第一次将香港划分为若干选区,在选区内实行普选的直接选举制度,是为港英政府推行代议政制的开端。
    其后,在1985年、1988年和1991年,相继进行了第二、三、四届区议会的选举。港英政府统治下的最后一次区议会选举在1994年举行。这时,区议会中的委任议席全部取消,除27名由新界乡事委员会主席继续出任当然议员外,所有区议会议员均由选举产生。
    (二)中层:市政局、区域市政局代议政制的启动和发展
    中层代议政制的启动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原有市政局中引入代议制度;二是在新界新成立一个具有代议制度的区域市政局。
    市政局向代议政制路向的发展。1983年,市政局进行改组:一是议员议席从24名增至30名,委任议员和民选议员各占一半,全部是非官守议员。二是实行新选举制度,以前的市政局议员并不代表个别选区,而此后议员则由分区直接选举,当选议员自动成为所属选区的区议会成员。三是任期与选举安排的时间相同,三年一任,三年一次选举,无需像以前那样交错进行。从1989年起,市政局议员不再出任区议会当然议员。从1995年起,市政局取消委任议席,所有议员全部由地方选区选出。(16)
    与此同时,在新界新成立的区域市政局也向代议政制路向发展。港英政府于1985年1月通过《临时区域议局条例》,同年4月成立临时区域议局。经过一年筹备后,1986年4月正式成立区域市政局。区域市政局共有议员36人,其构成如下:12名委任议员由港督委任;3名当然议员由新界乡议局3位正副主席出任;12名民选议员由新界12个选区选出;还有9名议员由新界区议会选派的代表出任。(17)从1995年起,区域市政局的所有委任议席全部取消,除区议会代表和来自乡议局的当然议员外,议员全部由地方选区选出。在这种制度下,区域市政局共有39名议员,其中27名由地方选区选出,另有3名当然议员和9名区议会代表。(18)
    (三)高层:立法局代议政制的启动和发展
    高层立法局代议政制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骤,引入民选制度,港督委任民选区议员进入立法局。1983年9月1日,港督首次委任2名民选区议员为立法局非官守议员。第二步骤,引入选举团组别和功能组别方式的选举制度。1985年9月26日,立法局进行首次选举,以选举团方式(由两个市政局和各区区议会的议员组成)和功能组别方式进行选举。“在12个选举团组别和9个功能组别中选出24名议员。所选出议员数目占新一届立法局56个议席的43%。”(19)第三步骤,引入分区直接选举制度。1991年,立法局首次引入分区直接选举制度。在这一届立法局60名议员中,官守议员3名,委任议员18名,由功能组别选出议员21名,由地区直选议员18名。由此,立法局实现了历史上的两个突破,即:第一次引入分区直接选举制度;第一次民选议员人数超过委任议员。第四步骤:废除委任制,议员全部由选举产生。1995年9月17日,港英政府最后一届立法局选举。立法局60名议员全部由选举产生,其中30名由功能组别选举产生,20名由地方选区选举产生,10名由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立法局主席由议员互选产生。(20)
    由上可见,香港代议政制不仅全面启动,而且进展神速。港英政治制度在英国撤退前的15年里,从港督集权、委任议局模式发展到三层代议政制模式;立法局从委任制发展到民选制,从间接选举制发展到直接选举制,从部分直选制发展到全部直选制,其速度超过了英国400年议会民主制度的进程。对此,英国上议院年近90的资深议员萧克罗斯勋爵公开表示:“英国用了四百年时间才建立了议会民主制度,而且至今还保存了一个非普选产生的上议院,相比之下,香港的民主进程已经是超速度的了。如果还要再加快,那对香港的未来一点好处也没有了。”(21)
    三、“禁止”与“超速”相悖现象的分析
    (一)英国管治香港140年禁止“民主发展”的自我诠释
    从1841年至1981年长达140年的时间里,英国极力禁止香港的“民主发展”。对此,英国做出了各种“正当化”的自我诠释,主要有以下三种:
    1.香港角色特殊:英国占领香港不单是为了香港本身,而且是为了牟取在中国乃至远东的最大利益,因此必须维持英国的直辖统治,不宜引进民选自治的代议制度。
    早在1843年6月,英国殖民地部及军事大臣就致函港督璞鼎查,明确指示:“香港的占领,不是为了殖民,而是为了外交、商业和军事目的。负责管治此地的官员,须同时负责与中国的接触和谈判,管治在中国境内的英人,处理与中国的贸易。”(22)充分利用香港,作为英国在军事、外交和商业方面向中国内地渗透的战略基地,这既是英国的一贯方针,也是英国的最高国家利益。因此,任何冲击或削弱英国对香港的直辖管治权,都是英国政府所不能容忍的。
    在英国管治香港后长达140年的时间里,香港先后六次要求实行民选自治的代议政制,但均遭到英国政府拒绝。虽然每次拒绝的理由各异,但是其最本质的一条原因没有变,即:必须维持英国对香港的直辖“殖民地”制度,不宜引进民选自治的代议制度。例如1856年英国殖民地部大臣拉布切尔在给港督宝宁的信中指出:政府搜集民意的渠道极多,不必采用选举方法;尤其重要的是,英国统治香港不单为了当地利益,而且是为了要发展英帝国与中国的关系,为了推动英国在东方的商业利益和文化进步。这些特殊角色,要求英国必须维持在香港的直接管治。(23)
    2.香港人口结构特殊:华人占绝大多数,不能只给予英籍居民选举权。
    从港英政府建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香港英籍居民先后四次关于政制改革的要求均遭到英国政府拒绝,而每次拒绝的理由总是:香港华人占绝大多数,如果只给予英籍居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会漠视华人的利益。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这是港英政府自管治香港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强大的中国因素,他们惧怕中国势力在香港民主选举中的渗透。关于这一点,时任港督葛量洪写道:“1947年时预料不到的问题也发生了,这是共产党人在中国的胜利而引起的。根本的重要因素在于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掌权这个事实,而不在于掌权的是共产党人。”“在民主选举的立法之下的中国的政治影响,这是与殖民地内部的政治是不同的——它终会成为一个问题而产生不良的影响。这困难和潜在的危险直到1952年才彰显出来;基于此,我们决定不能把政制大肆修改”。(24)
    3.香港地位特殊:不能像其他殖民地那样具有自治和独立的地位,不能成立民选立法机构。
    香港不属于通常的所谓“殖民地”范畴。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基层自治是社会民主法治的基础,丁宁宁

  • 下一篇文章:转型时期强化澳门特区政府权威的若干思考,郑华峰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英国对香港“民主发展”政策的历史演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英国对香港“民主发展”政策的历史演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政治体制改革与村民自治
  • ››○论当代中国的民主建没
  • ››○乡镇自治:根据和路径——以20世...
  • ››○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
  • ››○当代发展中国家民主化前提的再思...
  • ››论辽宁城市社区结构变迁与社区统战...
  • ››社区党组织活动方式和体系探索
  • ››德国社会民主党组织运行体系分析
  • ››关于农村基层党建领导体制与工作方...
  • ››主体性真实:公正的真实与全面的真...
  • ››英国对香港“民主发展”政策的历史...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