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政治论文国际政治
   后宫的政治使命_兼论现代第一夫人制度      ★★★ 【字体: 】  
后宫的政治使命_兼论现代第一夫人制度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0 19:05:21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要:后妃,是中国传统社会女性中的特殊阶层,其身份的特殊性注定她们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皇权至高无上的古代社会,后妃主动或被动的参与政治的活动中,自成一套规模宏大、建制完备、等级森严的后宫制度。时至今日作为现代政坛衍生物的第一夫人制度也日渐成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第一夫人在政治决策和外交活动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后妃;后宫制度;第一夫人

一、中国古代后宫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后”字的原意是国主、君主。古代的“后”、“王”均是对天子的尊称。随后,天子的配偶被称为“后”,《礼记 ·曲礼》云“天子之妃曰为后”。“妃”字的古音读“配”,即本义是指配偶.
    [1(]P39) 自君王出现以后,其住所称“宫”、 “殿”。宫的前面为前宫,是君王朝会百官之所。宫的后面为后宫,乃后妃所居,为帝王之内宅。宫外为众官百 姓所居,因而造成后宫与帝王关系最密切。后妃是指皇后、皇妃,她们与帝王本是夫妇关系或母子关系,然而 身份的特殊性注定她们行使特殊的政治使命.
    后妃是古代社会中唯一能参与政治的群体,又是最直接被政治利用愚弄的群体。古代皇权政治的特征是 “四海之内,共尊一人”,一切制度的设计以维护皇权为核心,然而当皇权出现权力真空和统治危机时,为避免 改朝换代的厄运,上层统治阶级以变通或异化方式来维护家天下的统治,于是后妃参政成为暂时的权宜之计.
    皇权制度为维护其权威,对后妃参政设置了种种障碍,宋时对于其的约束机制已经法制化。一方面她们被期 待为循规蹈矩、维护皇权的政治表率,另一方面她们又成为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势力相互妥协的工具。身 兼双重身份,处身于最高权力中枢,她们对政治的影响,是中国政治史上不可缺少的篇章.
    [2(]P37) 自夏时,君王就有“家天下”的统治思想。为行使其权威,构建了一整套行政体制。“天子立官则先从后妃 为始,所以然者,为治之法,刑於寡妻,始转家邦,而终於四海。” [3] 后妃制度的设立即为天下政治之先。后宫制 度始于三代,成形于秦汉时期,中经唐宋等朝,直至清代覆灭方走下历史舞台。《礼记》中周朝后妃的序位是: 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后为一国之母,她领导之下的后宫建置与皇帝外廷的官僚机构 相互对应。天子设六部、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达到外和 而国治的目的。后也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人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使天下内 和而家理。如此“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 [4] 外内互应,家国之 治便臻于完美。另外嫔、世妇、御妻等人也各司其职,共同协助皇后管理内廷,完成各种维护皇权的象征仪式.
    [5(]P101) 可见,后妃既贵为天子配偶,同时也在君主专制机构中担任职务,具有“女官”的政治特征.
    尽管《礼记》等典籍对后妃等制的叙述中包含理想成份,但对其后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秦汉以降,历朝代定制多参照周礼,后宫制度也在其中,只是在不同朝代经历了兴革损益。秦始皇将后宫妃嫔“爵列八品”。汉 元帝时将后宫分化比照外朝百官制度,分列爵秩十四等.
    [6] 每年采选入宫而未能封为上述十四个等级的“上家 人子”、“中家人子”,虽然没有封号,但她们也同外朝各个机构中的辅臣一样,俸禄一年不满百石,“旧食一斗二 升,谓之斗食,有秩”.
    [7] 王莽篡位后以恢复周礼实施新政,后宫之制完全采纳了《礼记》和《周礼》的说法。其后, 南朝宋明帝也以外官备置内职,细分职掌,共为七品.
    [8] 北朝孝文帝首次将宫内女职与嫔御区分开来,另立女 官系统,其职爵与外官品位相对等.
    [9] 隋炀帝以《周礼》为依据,女官的设置如同外廷的尚书省,极为完备,并由 此确立了“六局二十四司”的机构规制, [10] 这一制度又为唐宋两代所继承。发展到明朝,后宫女官及其制度受到 明太祖朱元璋的高度重视,进而将其纳入维护君主皇权专制的政治体制之中,成为皇权高度强化过程中不容 忽视的一环.
    [11(]P102) 朱子彦教授认为后宫制度有两个特征:一是将妃嫔、女官分成十几个等级,使之直接与官僚机构的爵位、 官职、俸禄挂钩,实际上就是与君主专制政治接轨,从而使后宫成为皇家内部的女性的小朝廷;二是用制度来 规范后妃的择选和册立,以确保皇位的承传能够按照“嫡长继承制”的法则有序地进行。可见,作为直接管理 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朝廷与皇帝的后宫二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中国古代政体的特殊模式──帝王制度下的 “家国机构”。后宫制度在设立之初就带有政治目的,因此后宫女性参与行政的行为就不可避免.
    二、中国古代后妃参与政治的三种途径 虽然后妃的职责是听天下内职,“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原则上使后妃不得干预皇帝专权的外廷,但是皇 帝以家国理念治天下,就不能全盘否定后妃对皇帝政治决策的影响,而且在特殊的时空条件下,后妃参与政治, 临朝听政有适宜的理由和制度的保障。那扇通向外朝政治的大门还得为后妃徐徐打开。后妃参与政治主要 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行使一整套后宫礼仪来维护皇权的威严 在家国天下的政治模式中,皇帝是君父,皇后称为国母,皇后在内宫中的地位最为尊贵。史载:“皇后之尊 与帝齐体,供奉天地,祗承宗庙,母临天下”.
    [12] 皇后为后宫之首,统率妃嫔执行宫中法纪,维护宫内的纲常。既 然皇后在制度设计上与君王同为天下至尊,为保障皇家的权威性与合法性,皇后需行使母仪天下、表率九州的 职责,给全国女性做榜样。因而有一整套皇后的政治礼仪。如每年三月的“亲蚕”之礼,首择良辰吉日举行“先 蚕礼”和“亲桑礼”。即皇后先斋戒三日,届时率领众嫔妃、公主、外命妇在后庭宫苑中进行采桑、祭蚕神活动.
    历代许多皇后都举行过这项规模盛大的活动,其礼仪颇为隆重周密,乃是皇后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13(]P81) (二)以皇帝作媒介,通过对皇帝外朝行政的劝谏来影响统治集团的决策 周初武王起兵伐商时誓词“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14] 从而“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成为禁止后妃干 政最冠冕堂皇的理由,然而到明朝之前,后妃对帝王政治的有益劝谏仍赢得赞赏,并载于史册,作为后妃的楷 模。《列女传》载周宣王早卧晚起,姜后即脱簪请罪,曰:“吾之过,使君王好色而忘德,失礼晚起。”周宣王自此 勤于政事,成为中兴之君,姜后也因之而被刘向列入《列女传·贤明传》之首。东汉明帝马后对明帝当政多有 劝谏,“楚狱连年不断,囚相澄引,坐系者甚众。后虑其多滥,乘间言及,恻然帝感悟之,夜起彷徨,为思所纳,卒 多有降囿”.
    [15] 唐太宗统治时期,长孙皇后不但在大的问题上给太宗以规劝,在一些足以败坏皇帝名声的小事 上,也能加以纠正和劝导,其母仪天下的懿范深得太宗的敬爱。太宗将其遗著《女则》颁于宫内,称“皇后此书, 足可垂于后代”.
    [16] 而明太祖的马皇后也是这样一位德冠后宫的皇后,《明史》记载马皇后“母仪天下,慈德昭 彰。继以文皇后仁孝宽和,化行宫壶,后世乘其遗范,内治雍肃”.
    [17] 在她病重时,群臣纷纷请求为皇后祭祀祈 祷山川日月之神,访天下良医来救治这位可敬的皇后。宫女怀念皇后的仁慈贤德,作歌以示纪念:“我后圣慈, 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怀德难忘,于斯万年,毖彼下泉,悠悠苍天。” [18(]P113) (三)以太后之身分临朝听政 后妃这一特殊群体中,不仅有母仪天下的皇后,还包括养育圣上的太后。在皇帝昏庸、幼主无能或皇统中 断时,要维护正常的统治秩序和防止权臣的争权夺利,统治阶层就必须放弃“牝鸡无晨”的古训,转而接受后妃 摄政这一权宜之计和应急之策。正统观念对后妃垂帘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影响澳大利亚与印尼政治关系(1945-1965)的主要因素

  • 下一篇文章:有关印巴分治的特征和策略研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后宫的政治使命_兼论现代第一夫人制度”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后宫的政治使命_兼论现代第一夫人制度”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世纪之交欧洲社会党的变革
  • ››当代俄罗斯:是否有“新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与创新
  • ››反全球化思潮的兴起对资本主义的昭...
  • ››对印度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乐观分...
  •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原因
  •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与非国家行为...
  • ››人口与西方
  • ››印度的就业政策措施与社会保障体系...
  •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
  • ››后宫的政治使命_兼论现代第一夫人制...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