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要:外部董事制度是加强董事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 外部董事制度的作用就要形成一套有效的运作机制。在借鉴央企董事会 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上海国有企业集团积极开展外部董事制度试点工 作,逐步建立起与外部董事制度相配套的运作机制,且已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国有企业;外部董事;运作机制
Abstract:Outside directors system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board of di- rectors.The formation of an effective operating mech- anism is necessar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out- side directors system.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from the central enterprises which has carried out the pilot of board of directors Shanghai state-owned enterprise groups actively carry out the pilot of outside direc- tors system and gradually establish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matched with outside directors system,and has achieved some success. Keywords:State-owned enterprises;Outside direc- tors;Operating mechanism 一、外部董事的内涵 外部董事是与公司内部董事相对应的一种称谓,通常是指仅 在公司担任董事和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成员,不担任其他职务,且 与公司不存在任何直接和间接的商业利益关系,不妨碍其公正履 行职务的公司董事会成员。建立健全外部董事制度,可以实现企 业的决策权与执行权分开;实现董事会集体决策;实现董事会管 理经理层;更好地代表出资人利益,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 国企建立外部董事制度,设立董事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意 味着国资委对国企管理不再依赖行政命令的直接领导,而是通过 董事会进行决策的间接控制,说明我国的国有企业制度将逐步迈 向市场化、规范化. 二、上海国有企业建立外部董事运作机制的重要性 上海市国资委于2009年5月21日向上海电气集团、上汽集 团、百联集团、锦江国际集团等国资系统大型企业集团的首批18 名外部董事颁布了聘书,由此拉开了上海国企外部董事制度试点 的帷幕。18名外部董事分别来自法律、经济、金融、汽车制造、电 力能源等领域,他们的任期为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在任 职期间内,他们将依法参加任职公司的董事会会议,并就会议讨 论决定事项发表意见。上海国企外部董事制度试点的正式开展,是上海推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一个新的里程碑。18位外部董 事上任以后认真履职,为所任职的企业积极出谋划策、贡献才智, 外部董事制度初见成效,可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相配套 的外部董事运作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为使董事会建设更加法治化、制度化,上海市委组织部和上 海市国资委研究制定了《上海市市管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指导意 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上海市市管国有企业外部 董事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指导意见》对董 事会的组成和任期、董事会的工作机构、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 的职责、董事的职责、董事长的职责、董事会的工作制度、董事会 和董事的考核评价作出了规定。其中第一条明确规定:国有独资 公司董事会一般由7~11人组成,原则上外部董事应多于内部董 事。《管理办法》从外部董事任职条件、选聘、职责、权利和义务、评 价、工作报酬、解聘、辞职等方面作了规定, 《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的制定与执行使上海国资系统初 步形成了一套董事会建设制度体系框架,建立健全了外部董事运 作的相关配套机制,如外部董事选聘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评价机 制、信息沟通机制等,下面本文将对此展开分析.www.QiQi8.CN 778论文在线 三、上海国有企业外部董事运作机制探析 1.外部董事资格准入机制 外部董事一定要是已经具备了同其任职的公司地位相当的 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可以不靠做外部董事来赚钱提高自己生活 水平的人士。例如其他大公司的董事,因换届而退下来的政府高 级官员,或其他相关法律、会计专业高级管理人员等。由于已经具 备了丰厚的社会资本,所以,他们的地位相对超然。对于这些人来 说,名誉比金钱更为重要,如果公司没有搞好,对他们在业内的名 誉影响很大,所以,他们才会从出资人的利益出发,努力做好外部 董事工作,不会沦为经理层的附庸。基于此种考虑,上海市国资委 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外部董事必须具有10年以上企业管 理、市场营销、资本运营、重组兼并、财务审计、公司治理、科研开 发或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工作经验,或具有与履行外部董事职 责要求相关的法律、经济、金融等某一方面的专长,且履行职责记 录良好. 2.外部董事选聘机制 上海国有企业外部董事选聘机制的最大特点是“面向市场, 独立选聘”,即明确所选外部董事应具备的条件,向社会公开选 拔,并将选拔结果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运用市场化选聘机制,解决外部董事的主动意愿问题,避免行政委派董事主观能动 不足的态势. 2008年11月,上海国有企业外部董事选聘工作开始展开. 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国资委联合发布公告,向社会公开征聘 市管国企外部董事、外派监事人选。公告发出后,反响热烈,1000 多名人士报名参选。上海国资委成立了以原宝钢集团董事长谢企 华领衔的11名专家组成的“上海市市管国有企业外部董事、外派 监事专业资格认定委员会”。经过两次会议讨论,有117名外部董 事、外派监事人选通过了专业资格认定,进入上海市市管国企外 部董事、外派监事人才库。2009年5月5日至12日,首批聘任外 部董事名单公示. 在聘任仪式上,上海市委组织部长沈红光总结了此次外部董 事聘任的四个特点:一是强调开放性。这次选聘改变了过去体制 内选体制内的人来做董事的习惯性做法。二是强调专业性。成立 了“上海市市管国有企业外部董事、外派监事专业资格认定委员 会”,对外部董事资格进行严格审定,改变了过去把外部董事、外 派监事作为干部安排的现象。三是相对独立性。选聘的外部董事 与所聘企业集团的“血缘”要相对远一些,“血缘”太近就没法起到 外部董事的作用。四是强调出资人的选聘权。由出资人根据程序 和需要自主选聘。这次外部董事的选聘完全是由履行出资人职责 机构来选聘,不经过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讨论.www.QiQi8.CN 778论文在线 3.外部董事激励约束机制 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外部董事从名誉、物质利益、法 律风险上关心所承担的工作,从而促进外部董事努力工作。然而, 就过去几年央企试点外部董事制度的情况来看,长期以来外部董 事作为央企董事会成员,薪酬多为万元左右的“劳务费”,有的甚 至没有薪酬。激励机制的缺失大大削弱了外部董事履行董事职务 的积极性,甚至削弱了监管作用。鉴于此,《上海市市管国有企业 外部董事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外部董事受聘期间享有岗位津贴; 外部董事岗位津贴标准由市国资委等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 的机构依据岗位职责、企业类别等因素制订和调整;外部董事岗 位津贴由市管国有企业专职董事监事管理中心发放;除岗位津贴 外,外部董事所任职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会议津贴制度, 适当给予外部董事会议津贴。上海市国资委此举能对外部董事起 到一定的激励督促作用. 此外,为督促外部董事勤勉履职,《管理办法》建立了外部董 事工作报告制度。外部董事每年须向市国资委等履行出资人职责 的机构,书面报告本人履行职责的详细情况,内容主要包括:本人 履行职责的简要情况;参加董事会会议的主要情况,本人提出的 保留、反对意见及其原因,无法发表意见的障碍;主持或参与董事 会专门委员会工作的情况;加强任职公司改革发展与董事会建设 的意见或建议. 4.外部董事信息沟通机制 为建立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首先,要在出资人与外部董事 之间建立一种畅通的工作联系和责任关系。如:外部董事遇有公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