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阅读指导杂文收录
   仿例造句的十个切入点      ★★★ 【字体: 】  
仿例造句的十个切入点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7:16:18   点击数:[]    

                                                             仿例造句的十个切入点
仿例造句是近年来高考的新题型,不少同学对它很陌生,觉得无从下手。这种题型表面上看来很简单,其实它包含了许多隐性的要求,如果不注意这些要求,便会失分。试看一例: 仿照下列划线部分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使前后意思衔接一致。 在充满爱的社会里,人人都呼唤爱心,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从题干来看,此题的要求是"仿照划线句""另写两个句子",且"使前后意思衔接一致",强调"两个"是为了与例句构成排比句,强调"意思一致"是为了与例句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段。前者是着眼于句子形式,后者是着眼于句子内容。这便是题目的显性要求。那么,"仿照"的内涵是什么呢?又"仿"例句的哪些方面呢?这就是题干中的隐性要求了。笔者认为,只有着眼于下列十个切入点,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仿句"。

  一、话题。首先,仿句在话题上要与例句一致,做到材料紧扣观点,事例典型合理。如例题划线句的前提句是"在充满爱的社会里,人人都呼唤爱心",显然话题应是"爱心"。

  二、句式。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散句、单句、复句等。从上例来看,例句的句式为使动句,且由两个分句构成,前一分句为比喻性判断句,后一分句为使动式兼语句。

  三、修辞。仔细研读例句所用修辞,仿句应使用与例句同样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排比、对比、比拟、反复、设问、反问、引用等。上例的前一分句用的是暗喻修辞格,那么仿句也须用暗喻手法。

  四、结构。仿句的句子成分组合方式、修饰限制的构成方式均应与例句相同。从例句来看,前一分句的成分组合方式为"主+是+宾",宾语为双限制的偏正短语,前一限制为数量词,后一限制为季节性名词;后一分句的成分组合方式为"使+(兼语成分)的人+谓动+宾语",兼语部分为偏正短语"……的人",宾语部分也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因此,仿句的结构均应与例句相一致。

  五、衔接。所造仿句在语境上、语意上、用词搭配上均应做到与例句连贯自然,相互照应,衔接一体。例句所述"爱的社会"、"呼唤爱心"、"冬日阳光","使……的人……"均为必仿语境和语意,在用词上,也须按照例句的"爱心是……的……,使……的人……"格式。

  六、表达。仿句应做到语言通顺、用词得当、简洁明确。不能出现类似"爱心是一块温柔的暖风"、"使傲然挺立的人感受到家的温暖"的说法。

  七、手法。在表现手法上,仿句应运用与例句相同的方法,如象征、比较、抑扬等。例句的后一句"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中便包含了隐性的先抑后扬的手法,这也是要注意的。

  八、逻辑。仿句在内容上应做到合乎事理、合乎逻辑,如"阳光"使人"感到""温暖","光明"使人"看到""希望","暖风"使人"觉得""舒适","绿荫"使人"得到""休憩"。

  九、情感。在情感的表露或抒发方面,仿句也应与例句的方式相吻合。例句采用了赞美的口吻,仿句也要用赞美的语气。如果例句的情感表达很含蓄,仿句也就不能太直白;如果例句中包含了讽刺的情调,那么仿句也应该来点讽刺;而例句若是平实的叙述,仿句也就要采用平实的陈述方式……

  十、色彩。仿句还应注意在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上与例句保持一致。如例句中的"冬日"、"感到"均是书面语言,"温暖"属褒义词,仿句就该配以"春日"、"看到"、"希望"等与之色彩相吻合的词,而不要使用"春儿个"、"望见到"、"末路"一类的词。

  另外,题干中如有字数要求,则仿句还应注意全句、各分句及各结构成分的字数,均应与例句字数相当。同时,书写方面,还应做到认真工整,无错别字。 遵循上述十个切入点,可仿例造句如下: 爱心是一缕春日的暖风,使濒临绝望的人看到人生的希望。 爱心是一片夏日的绿荫,使疲惫不堪的人得到旅途的休憩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语文课程标准附录

  • 下一篇文章:浅谈指导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仿例造句的十个切入点”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仿例造句的十个切入点”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 ››单音词和双音词
  • ››新课程下怎样评课
  • ››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五步曲”
  • ››初中生精神家园的建构势在必行——...
  • ››解读新课标发言稿
  •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再造艺术
  • ››浅谈中学生口语训练的途径
  • ››班规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 ››仿例造句的十个切入点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