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明显减少(今年央票到期量仅为7850亿元,而2011年的央票到期量为3.13万亿元),因此,如果维持现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变,那么2012年我国基础货币的供应量大致在1.8万亿~2.3万亿元之间。
2012年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需求比较容易预测。假设2012年新增存款在10万亿~12万亿元之间,按照目前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计算,将大致增加2万亿到2.4万亿元的基础货币占用。另外,根据近几年现金增长情况推测,2012年我国因现金发行量增加而占用的基础货币规模大致在6000亿元左右(按12%的年度现金增速计算)。由此可以推断,即使2012年中央财政存款增幅为零,国民经济整体对基础货币的需求也将在2.6万亿元至3万亿元之间。
由上述对今年基础货币供求情况的分析可知,如果央行维持目前存款准备金率不变,今年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供求缺口将至少在8000亿~12000亿元之间。因此,建议央行今年继续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办法来向银行间市场释放流动性,全年下调的幅度大致在1.5到2个百分点之间。如果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那么下调的次数应为3~4次。
(四)建议将2012的预算赤字规模扩大至1.3万亿元,并将其中中央代地方的发债规模扩大至4000亿元
由前文的分析可知,目前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负债潜力。建议中央政府将今年的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由2011年的不足2%上调至2.5%左右的水平(等价于将今年政府的预算赤字由去年的9000亿元上调至1.3万亿元)。考虑到2012年地方保障房建设将面临融资高峰,因此建议将今年中央代地方的发债规模由去年的2000亿元提高至4000亿元,并且规定增加部分主要用于地方保障房建设。针对中央财政已连续两年没有完成年初制定的赤字预算目标这一情况,建议政府今年严格执行年度赤字预算目标(即全年国债净发行量严格按1.3万亿元执行)。如果政府收支因此出现结余,可考虑把结余部分投入保障房建设或注入社保基金账户(而不是通过减少发债规模来平衡财政收支)。
(五)在“稳增长”方面,货币政策的发挥空间有限,宜将“稳增长”的政策重点放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上
尽管我们建议央行将2012年的信贷调控目标从2011年的7.5万亿元提升至8.5万亿元,同时建议央行在2012年至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3~4次,但是,上述政策调整仅仅是针对2011年“偏紧”的货币政策而言的,目的是使货币政策由“偏紧”回归“稳健”,而非转向“宽松”。如果说2011年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基调是“抑物价”,那么,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就应是“稳增长”。由于2012年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是回归“稳健”而非转向“宽松”,因此,在“稳增长”方面,货币政策的施展空间有限。在未来物价依然会保持高位的情况下,建议决策层将2012年“稳增长”的政策重点放在财政政策上。通俗讲就是使“积极的财政政策”真正“积极”起来,即通过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提高与民生相关的财政支出比重(如保障房建设),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减税”是实现“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不是通过过量增发货币来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