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个指标评出一个级别,然后对这五个指标的级别进行综合,再对该行给出一个综合级别。 BOPEC评级体系中对银行持股公司进行评级所考察的五项指标分别是:银行子公司或附属机构、其他非银行子公司、母公司、总受益、总体资本适宜度。其检查和评级类似于骆驼评级体系。这两个评级体系最后的综合级别分别如下:第一级:银行经营活动的每个方面都健全的机构;第二级:经营基本健全,但在某些方面有少量弱点;第三级:经营不太健全,在财务上、经营上或遵守法规方面存在缺陷,需加强监管;第四级:不满意,经营中存在严重问题,财务上的缺陷会危及该银行或银行持股公司未来的生存,破产的可能性较大;第五级:不合格,有致命的财务缺陷,财务状况极度恶化,极易倒闭。 1993年以后,联储建立了一个名叫”金融机构监控系统”(FIMS系统)的新的监管体系。该系统在评判银行的经营缺陷方面比以前的非现场监控系统更为精确。它包括30个参数以及一些根据地区经济条件设立的附加参数。每个参数是一个财务比率,并用年变动率表示,然后用所设计的模型,通过计算机计算出每个参数的级别,最后评出综合级别。用该系统分析有问题的银行,其准确率非常高。实证结果表明,被FIMS系统评为第五级的机构,最后有97。7%的会倒闭。 C)对于银行安全性的监管。 美国金融监管以预防性监管为主,并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现行的监管内容可以分为安全性监管、组织结构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监管和救援措施。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有关银行安全性的监管措施。 (1)登记注册管理。在美国一个银行可以在某个州选择向联邦注册或是向州注册。建立这种双线注册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美国对银行开业的审查重点是:最低的注册资本要求、银行的组织形式、经理人员的资格与能力、经济需要程度、不妨碍竞争以及参加来囊存款保险公司的存款保险。 (2)资本充足性监管。自《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颁布实施以来,美国监管当局把美国银行按资本充足率水平的高低,划分为由高到底的五个监管区域,对资本充足率高(1-2区域)的银行放开业务限制和减少检查频率,实行宽松的监管;而对处于3-5区域的银行实施较为严格的监管与限制,直至其达到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 (3)清偿能力监管。主要是通过分析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考察其资产流动性,判定银行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清偿能力的监管主要针对的是资产负债结构风险,即看银行是否有足够数量的现金准备及流动性高、变现能力强的资产,以应付日常短期债务的支付及存款人的提现。美国政府没有正式公布清偿能力标准,但要求资本充足率低的银行保留较高的流动资产/负债比率。 (4)对贷款集中程度的监管。贷款集中程度监管就是限制银行对个别借款者的贷款额度,规定不能超过贷款银行资本的某一比率,主要包括:对单个贷款人的贷款不能超过银行自有资本和盈余的15%;动产抵押贷款总额不得超过银行自有资本和盈余的20%;不动产抵押贷款总额不得超过银行自有资本和盈余的总额;对单个国家的贷款总额以风险不同可限制在银行自有资本和盈余的5-25%。 D)关于为金融证券与交易提供信贷的四个条例 (1)《条例G:银行、经纪人公司和交易商以外的机构提供的用于购买证券的贷款》,该条例就银行、经纪人公司和交易商以外的机构发放的由可通过保证金账户交易的股票抵押的信贷做出的规定。 此条例适用于银行、经纪人公司、交易商以外的放款机构,他们必须在联邦储备理事会登记。季度内发放单比数额在20万美元以上,或在一季度内总额超过50万美元的信贷,必须在季度结束后的30天之内完成登记。一旦放款人被要求登记,此条例就适用于由可通过保证金账户交易的股票直接或间接抵押的所有信贷。如果贷款是出于购买或持有可通过保证金账户交易的股票的目的,它就要满足此条例关于抵押的要求。 可通过保证金账户交易的股票包括任何在股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或为上市的交易优先权、任何可以转换成一支股票的债券、大多数共同基金、以及任何可以在全国市场体系种交易的或在联邦储备理事会可通过保证金账户交易的场外交易股票名单内的场外交易股票。 (2)《条例T:经纪人和交易商提供的用于购买证券的信用》,该条例就证券经纪人和交易商,包括全国性证券与交易所的所有成员提供的用于购买证券的信用做出了规定。 此条例适用于经纪-交易商及全国性证券与交易所的所有成员。一般来讲,这些机构不能向其客户提供信贷,除非贷款是由“可通过保证金账户交易的证券”抵押,也不能安排其他机构提供优于自己的条件的贷款。 “可通过保证金账户交易的证券”包括:在一家全国证券与交易所上市的债券或产权证券或非挂牌交易特权;共同基金;符合联邦储备理事会规定的标准的场外交易抵押债券,被证券与交易委员会认定可以在全国市场系统中交易的合格的场外交易股票,联邦储备理事会公布的可抵押场外交易股票清单或外国的可通过保证金账户交易的股票名单上的美国或外国证券。 通常,经纪-交易商不能发放可通过保证金账户交易的证券为抵押、抵押值超过联邦储备理事会允许的当前市值百分比的信贷。对于某些种类的证券,如果抵押值不超过证券目前市值的100%的话,联邦储备理事会允许放款经纪-交易商自行决定任何种类证券的抵押值。此条款还规定了关于经纪人、交易商与其客户以及其他经纪人、交易商之间进行现金交易的规则,它还限制借贷经纪人和交易商从其主营业务中取得抵押资金。 (3)《条例U:银行发放的用于购买证券的贷款》。此条例管辖银行发放的用于购买和持有可通过保证金账户交易的证券的信贷。 Lisa M. DeFerrari and David E. Palmer 15、《Are Banks Dead? Or are the Reports Greatly Exaggerated?》 John H. Boyd and Mark Gertler 16、《The Determinants of Success in the New Financial Services Environment:Now That Firms Can Do Everything, What Should They Do And Why Should Regulators Care?》 Anthony M Santomero and David L. Eckles 17、《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Frederic S. Mishkin 18、《比较金融制度》 黄宝奎主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美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马红霞、严洪波、陈革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美国银行监管》 陈元 中国金融出版社 21、《美国金融服务现代法》 黄毅 杜要忠 中国金融出版社 22、《日本的金融政策》 (日)铃木淑夫著 张云方等译 中国发展出版社 23、《日本的金融制度》 (日)铃木淑夫著 李言赋等译 中国金融出版社 24、《日本金融监管的演化 》 童适平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5、《日本金融研究》 阎坤 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26、《日本金融制度研究》 刘玉操主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27、《日本证券法律》 徐庆译 法律出版社 28、《外国经济法 日本国卷》 顾 明,陈龙山主编 吉林人民出版社 29、《证券市场管理国际比较研究》 严武 等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0、《德国金融制度研究》 何广文著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31、《联邦德国股份法 》 韩 文等译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2、《中国与德国:银行法律制度》 徐杰,(德)罗伯特?霍恩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3、《“大爆炸”——日本金融改革及其实施前景》陈建 《世界经济》1998,8 34、《日本金融体制的问题及改革》 张淑英 《世界经济》1998,7 35、《日本金融自由化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宋萍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36、《日本“大爆炸”的由来和启示》 余永定 《国际经济评论》1997,5 37、《对日本金融“大爆炸”的思考》 邓飞 《外向经济》1998,6 38、《日本版金融“大爆炸”述评》 高圣智 《金融研究》1997,11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