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金融研究 |
|
||||||||||||||||||||
货币:一种人学的读写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2:03:46 点击数:[] ![]() |
||||||||||||||||||||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4、非洲地区。西非国家共同体成员国:贝宁、布基纳法所、加纳、马里、尼日尔、纳尔及利亚和多哥同意在2001年统一税则。包括了10个国家的南非发展共同体预计在2004年形成自由贸易区。有20个国家参加的东南非共同市场于2000年10月启动。可以预见,非洲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将以自由贸易区为主,双边FTA的商签还有待一段时间才能成熟。 5、中东地区。海湾合作理事会于1999年1月同意到2005年实现同一税则。在众多中东国家中,以色列和约旦已经与美国签署双边FTA。2003年5月9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拟在今后10年内与中东各国建立一个双边FTA,以促使中东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WTO第五届部长会议在坎昆的无果而终对商签双边FTA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多边途径失败,出于各自国家利益或战略目标,许多成员已纷纷表示将努力通过双边或多边方式来达到在坎昆没有达到的目标。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佐立克称,“当WTO成员思考其将来时,美国不会等待”,将通过双边FTA谈判来推进开放全球市场的计划。而新加坡也决定通过双边FTA协议来追求自己的自由贸易利益。新加坡贸工部长杨荣文称“在坎昆谈判失败的情况下,自由贸易协定对我们来说已变得更加重要”。坎昆会议挫败给亚洲地区带来的后果可能不如非洲或拉丁美洲那么严重,但可能促使亚洲国家加紧对外双边FTA谈判。就连一直对区域贸易协议缺乏热情的欧盟也开始讨论要把商签双边FTA提上议事日程。 总之,双边FTA和多边贸易体制所追求的目标都是贸易自由化,但由于所推动的层面不同,所产生的影响也大不一样。从某个角度来说,双边FTA是追求贸易自由化的一个阶段性选择。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全球贸易自由化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方向,尽管各国由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差异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国家贸易利益,但在WTO的积极推动和各成员的努力配合下,从双边FTA走向多边贸易体制的道路将逐渐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表1 主要国家和地区参与双边FTA的情况
三、世界双边FTA兴起的原因 当前,通过商签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推进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增长,已成为当今国际经贸发展的重要趋势。双边FTA的蓬勃兴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双边”胜“多边”。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些人提倡自由贸易和取消管制,认为经济全球化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连在一起,使高技术集中的国家和低技术集中的国家能各自发挥优势,共同促进全球经济繁荣。但实践证明这种做法降低了工人的收入,现行经济全球化模式孕育着风险。WTO成员期待从多边贸易自由化中进一步获得经济及贸易利益的理想变得渺茫,他们放弃了反对区域主义的立场,转向参与和主导地区自由贸易协定,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加之,两个国家(如日本—新加坡)或地区(如欧盟—墨西哥)的经济联系相对较为紧密,易于形成较为合理的协作体系,贸易自由化范围相对较小并易于推进,便纷纷转向双边经济合作。 2、对外经济战略调整。在现代科技发展推动下,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及利益的驱动,一些国家进行新的战略调整,以拓展发展空间,获取更大的利益。如对双边FTA有长期抵触情绪的日本,其经济财政咨询会议于2002年5月制定了《日本经济活性化六大战略》,明确提出要以商签双边FTA来适应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以此为基础,日本外务省2002年10月12日制定了《日本FTA战略》,正式提出日本对双边FTA基本立场、谈判和签署双边FTA的基本原则、选择主要谈判对象的原则及具体标准和双边FTA战略的重点,表明了日本对自由贸易协定的基本态度和谈判国的先后顺序。 3、经济示范作用。从实际情况来看,双边FTA的建立和发展的确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双边FTA内部贸易壁垒的逐步消除,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更趋合理,规模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建立的双边FTA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国及主要使用者都集中在发达国家,其对科学技术的吸纳能力巨大,势必造成资金和技术的流向是发达国家→区内的发展中国家→区外发展中国家。为了分享双边FTA的利益,双边FTA以外的国家都在积极寻求与其开展合作,墨西哥就是这方面的例子。欧墨双边FTA的条款并不只注重商品贸易的自由化,还在服务、技术、投资等更广泛的领域促进贸易和交流,带来了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本的累积效果:因双方贸易的增加而扩大了国内市场的市场扩大效果;因进口、引进外资的增加而活跃了国内市场的促进竞争效果;因双边FTA的建立,双方更容易相互交流或导入先进经营方法和技术的技术扩散效果;为商签双边FTA而进行交涉时,双方因彼此间相互钳制和迫使而放松国内限制,甚至改革国内制度的制度革新效果;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成长增添魅力,而刺激来自双方或之外的投资增加的资本累积效果。 4、政治因素考虑。二战后,美国做出了一系列大胆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安排,把以前的敌人变成了自己的盟友,为地缘政治时代的胜利打下了基础。“9·11”事件标志着地缘政治时代的结束和全球化政治时代的开始。全球化带来的问题的实质不仅限制了美国的势力范围并迫使各国进行国际合作,全球化同时也改变了实力本身的性质。当今的力量是以一种类似于复杂的三维棋盘的模式在各国间分配的。第一层是军事力量,第二层是经济力量,第三层是跨国关系,这种力量分配基本上超越了政府控制,变得更加分散。这是非政府角色的领域——从跨国公司和短期资本经营者到恐怖组织、犯罪团伙,再到非政府组织和国际媒体。当一个国家处于一种三维游戏中时,如果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国家间的军事棋盘上,而忽略其它的棋盘和它们之间的垂直关系,那么就要失败。所以,各国政府热衷于双边贸易谈判部分是出于政治上的动机,目的是扩展区域间的合作或希望通过建立经济纽带来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政治联系,进而提高本国在WTO多边谈判中的地位,进而利用双边FTA作为跳板来胁迫其他国家或地区达成宏大的区域和全球贸易协议。他们试图利用双边FTA来加强外交联系、建立盟友关系并达到其他地缘政治目的。新加坡作为世界最开放的市场,并没有什么需要消除的贸易障碍。恐惧和不安全感是促使新加坡与别国签署双边FTA的主要因素。其主要想法是,通过双边FTA与世界范围内的伙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消除亚洲金融危机所导致的不稳定感,保证自身安全。日本则想通过与新加坡达成双边FTA,检验自己能否被东南亚国家从“政治上接受”,因为二战使日本不能被这个地区的国家所信任,而欧盟长期将双边FTA作为外交政策替代品。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