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征信机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普遍实行统一市场化的经济运行规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市场化当然包括金融体系。我们提倡打破垄断,主张金融体制多元化,提倡民间借贷合法化,提倡以市场法则对待金融企业倒闭问题,实质是要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引进包括竞争、风险、供求机制在内的市场机制,以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市场化。而从以往的实践看,金融市场改革市场化的最大障碍在于能否定进一步解放思想。 系统性建设不忘思想建设 其实要解放的思想还不只这些,许多方面还涉及到法律清理问题,机制培育问题等。不解决这些问题,建立和健全金融体系,搞活金融就是一句空话。但是解放思想不能忘了“以人为本”。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没有过期问题,不会影响与国际接轨。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嫌弃基本群众。说有钱的是“黄金客户”,小额存款户是“垃圾”户;小额存款要收费,对大款设专柜讲优惠。这不是工作方法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还是坚持“以钱为本”的问题。难道现在我们的银行为人民服务是多了吗?有一个基本情况是不能被忽视的.即我国银行是国家投资办起来的,用来与外资银行合资的股本也是国家的,银行是依靠国家给的很多支持发展壮大,国有商业银行怎么可以嫌弃“主人”?主人发展生产有困难,怎么能不积极解决?在电子化实行以后,经营成本增加了,不是不可以收一点中间费,但要一视同仁,要取之有道,要尽可能通过内部挖潜来解决,可以推广自动取款机业务,以减轻柜台的工作量。再说,我们现在还是以贷款为主,可以适当调整存贷款利差,不要尽在群众特别低收入群众身上动脑子。这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国情。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与群众之间会发生一些磨擦,我们要善待群众,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切不可图一时痛快,草率从事,伤了群众的感情,损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信用观念问题、担保问题、民间借贷问题、合作基金会问题以及现在的小额存款的收费问题等,都由于行政过多干预,处理方法粗糙,给社会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为什么农村的资金短缺问题,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长期难以解决?为什么我们在处理群体问题时总是方法简单、粗暴,以致留下那么大的后遗症?归根结底是缺点群众感情,没有充分考虑并根据中国的特点来解决中国的问题。现在要拨乱反正,恢复起来得要化很大力气。但是坚持“以人为本”,走贴近基层、方便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路,仍然是我们金融工作者的座右铭. 思想建设是金融体制系统性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 上一页 [1] [2] [3] [4]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