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了,民事、刑事诉讼法开始执行了,规定的诉讼时效又只有两年,于是起诉的一拥而上,不少的借款的企业倒闭,担保的企业也跟着跨台。九十年代末,办了十五年的各种农村合作基金会在清理整顿时,好的、差的基金会全部关掉,到期贷款与没有到期贷款全部强制归还。政府组织了有“公检法”参加的工作队下乡催收,又牵连到一批担保人。那时逃债成风,担保的闻风丧胆,谁还敢给人担保?使本来就很脆弱的社会信用体系又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社会信用是银行工作的基础,也是企业的生命线;信用与企业竞争力又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方企业把信用赊销当作主要的销售手段和竞争手段,美国企业的赊销比例高达90%以上;我国只有10%左右的企业建立了信用管理制度,而这其中又有93%是三资企业。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美国企业的坏账率是0.25%——0。5%,而我国企业的坏账率是5%——10%;美国企业的账款拖欠期平均是7天,我国平均是90天。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目前,因信用缺失导致经济秩序混乱造成的无度成本,已占到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20%,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000亿元。又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自10月1日以来,因信用问题拒发贷款或信用卡的比例达到20%——30%。浙江银监会调查,有56.1%中小企业贷款申请因无法落实抵押担保而被否决,足见现在社会信用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的方方面面,并且已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社会信用缺失不是短期能恢复得了的。在近一时期,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努力下,一些财政状况比较好的地区建立了一些担保公司,服务范围也是选了又选,受惠的仅是少数。担保机构少,找人担保难的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社会信用状况并没有根本好转。 另一方面是我们原来中小金融机构就少,互助合作金融不健全,后来又采取断然措施关闭了农村合作基金会;在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同时,对民间借贷、社会集资又接连予以严厉打击。当时还出台了一批法律、法规,涉及面也是非常广的。有一顶帽子——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可以说流行一时。2004年10月31日《南方都市报》发表的“孙大午尘埃落定”一文中说:49岁的孙大午白手起家,创建了《河北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身家过亿。该公司因为向银行借不到钱,利用民间闲散资金办起了企业和学校,解决了1500人的就业问题。每年要给周围邻村村民发出600多万元工资,造福一方百姓。而那个公司的总经理孙大午却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被逮捕,公司顷刻陷入困境。对孙大午寄予厚望的《大午学校》,今年招生遭重伤,小学一年级只招进6名新生,集团也有500多名员工离开了。虽然该公司利用民间闲散资金办起了企业和学校,为群众办了好事,但孙大年仍被判3年徒刑,缓刑4年,并处罚金10万元。《河北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也因此被处以罚金30万元。在庭审中,孙大午两次失声痛哭,众多的旁听者也泪水涟涟。徐水县政府出于稳定及维护《大午集团》的正常经营秩序需要,以借款形式通过财政下拨了700万元给公司还款。针对此事,经济学家茅干轼 评论说:“过去制定的一些与市场经济原则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亟待修正甚至废止,如违反了这样的法,未必是一件坏事。孙大午错就错在干了一件‘违法’的好事。”公众的这番舆论与当地政府的态度将法律置于尴尬境地!这样一件对国家、对社会、对群众、对生产都有好处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多点宽容,多一点体谅,多一点关怀? 我们的群众底子薄;担保体系又垮了;中小金融机构又少,信用社又纳入官办;民间借贷处于压抑状态,如此中小企业贷款怎能不难? 其实银行也有难处。 首先是社会信用差,征信机构又缺失。征信机构是收集、管理和提供有关借贷者信用信息机构。信用信息资料对企业和消费者都非常有用。可是,历史、文化以及体制因素阻碍了全国性征信机构的发展。由于缺乏准确的信用信息资料,又轻视合理的风险管理,仅凭信贷员个人应时的调查、分析,做出贷与不贷和贷多贷少的判断,以致往往因未能有效监管客户的银行业务关系,导致贷款判断失误或给客户过高的信用额度,增大了贷款的损失。 再说银行应变能力的经济基础也非常薄弱。在当时,国有商业银行利润全部上交,集体金融实行八级累进税,税后利润百分之六七十要上交,金融企业留下来的利润是很少的。呆滞贷款准备金提得也很少的。 按国家当时政策规定,贷款核销的资金来源是按银行上年贷款余额的1% 计提呆账准备金。面对市场千变万化和改革频频、突然“暴发”的巨额不良贷款(据河北省工行统计,损失类贷款占全部不良贷款的比例一般在40%左右,甚至更高)即使银行能按当时政策规定足额计提,也只是杯水车薪,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按国际通行标准,即按贷款五级分类提取贷款呆账准备金,(正常贷款按1%,关注贷款按2%,次级类贷款按20%,可疑贷款按50%,损失类贷款按100%)的办法计提,目前又没有可操作性。所以说,前一时期金融企业的风险抵抗能力、消化能力是很弱的。企业的积累能力也很低,贷款靠银行(信用社),风险也留给银行。如此,银行怎能有好日子过?所以中国的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差带有普遍性,信贷工作环境差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近几年加强了管理,银行的贷款审批权普遍上收,同时对贷款失误者采取罚款措施以后,信贷员放款更加谨慎小心,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贷款也就更难了! 金融工作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如何利用流通中货币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其中最主要的要求有两条:一条是最充分地满足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不顾此失彼;一条是使用效益好,用最少的钱取得最大的效益。我们在以上两方面都出了问题。一方面,在中国,农民、农村是大多数,他们的贷款需求长期受到冷落,长期生活在高利借贷之中;另一方面,信贷资金由银行垄断使用以后,效果又不理想。除了经济基础条件、社会信用条件和银行的自身条件以外,还有体制方面的原因。 经验告诉我们,不同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背景、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人们的风俗习惯和观念等不同而导致金融体制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只有根据中国的实际建立和健全与经济体制相配套、相适应的多种经济成份、多种信用形式、多渠道的融资体制;以及与金融体制相协调的、多层次、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金融监管体系。同时根据中国的实际,认真解决好一系列为金融工作服务的征信、担保机构和信用观念的培植问题,努力完善信贷工作环境;也只有从金融体制系统建设着手,认真解决好信贷工作环境问题,才有可能解决信贷资产的质量问题,解决群众、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这是银行股份化不仅不能代替,相反地如果不注意解决金融体制的原有缺陷中问题,只是银行通过上市、引资、股权多样化等形式,改革了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股东对利润的追求,商业银行本身的问题解决了,但却冒出了金融体制的断层现象。 至于与国际接轨问题,当然是大势所趋,但与国际接轨也有一个起点和业务品种选择问题。不是说只要我们的金融工作照搬国际惯例,一切就迎刃而解了!严格地说,我国农村自然经济还没有全部解体,市场发育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低下,城市经济发达而农村经济落后的状况依然存在,可以说我国还没有形成适应现代化市场发展所必须的统一的市场体系,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受到限制。金融基础设施所必需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的不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又影响甚至阻碍了我国现代金融体制的成长。就拿目前各界极力推崇的中间业务来说,也有很多制约。目前我国实行的中间业务还是集中在传统的结算和承销国债方面,另有一些代收、代付 业务,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高的、新型的中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