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金融研究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及其对俄罗斯经济的正负影响分析      ★★★ 【字体: 】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及其对俄罗斯经济的正负影响分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2:00:20   点击数:[]    

的制定过程,通过种种途径,对有关政策制定机构及政府施加压力,鼓动国家以外交途径为企业集团的国际市场扩张出力。 
综上所述,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是新制度和新政策滋生的阶级,随着新制度的出现而出现,基本同步。概括起来说,俄罗斯官僚资产阶级是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带有这个时期的社会烙印,它的形成不是遵循古典的形式,而是以官僚为资本主体的形式;不是西方传统形式,而是俄罗斯制度转轨过程特有的形式。这个过程导致的主要后果是社会财富流向的变化,即社会财富流向少数人,两极分化趋势明显,社会不公平现象日益加剧。俄罗斯金融危机之前,政府出台了关于银行业重组的一系列法令,强调要保障银行在金融工业集团中继续发挥左右,提高银行的责任。很明显,虽然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但是俄罗斯政府并没有想削弱它的地位和作用,而是从长远角度对其进行战略调整,说明俄罗斯政府对金融工业集团的产生和发展仍然持肯定态度。总之,发展“金融工业集团”很可能是俄罗斯现实和未来经济生活的一种客观趋势。而现有的“集团”由于先天不足,有的将被淘汰,有的经过一段漫长的整顿、改组(资本),会逐渐成熟起来,成长为真正意义的金融资本甚至金融资本集团。金融工业集团今后的发展,就像俄罗斯的其他各种经济和政治进程一样,将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对俄罗斯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也将不会是简单的折射,而将是错综复杂的。从长远观点看,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只要能够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将会在俄罗斯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将占有一定地位的。 


参考文献 
[1]黄立:《俄罗斯的制度变迁与金融工业集团》[J],《改革》1998年第5期。 
[2]刁秀华:《试析俄罗斯的金融工业集团》[J],《西伯利亚研究》2003年第4期。 
[3]黄永鹏:《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兴盛与式微》[J],《东北亚论坛》2001年第4期。 
[4]刁莉:《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解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第7期。 
[5]唐朱昌:《俄罗斯经济转轨透视》[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6]张森:《俄罗斯经济转轨与中国经济改革》[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7]张捷:《今日俄罗斯的六大财团》[J],《当代思潮》1998年第4期。 
[8]程锐等:《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发展及与中国企业集团的比较》[J],《世界经济情况》1998年第14期。 
[9]李仁峰:《对俄罗斯私有化的思考》[J],《东欧中亚情况》1998年第4期。 
[10]宋锦海、远方著:《新权贵——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崛起》[M],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1]宋锦海:《金融工业集团的形成及其政治影响——俄罗斯经济、政治生活中值得注意的一种发展态势》[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2期。 
[12]毕洪业、李翔:《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探析》[J],《黑龙江财专学报》1998年第3期。 
[13]岳爱武、牛天秀:《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浅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14]董晓阳:《俄罗斯利益集团》[M],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 
[15]李建民:《俄罗斯金融寡头暨官僚资本主义探源》[J],《东欧中亚研究》1997年第5期。 
[16]董晓阳:《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角逐传媒界》[J],《东欧中亚研究》1998年第2期。 
[17]高晓慧、陈柳钦:《俄罗斯金融制度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8]汤洵:《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绩效分析》[J],《学术交流》2005年第10期。 
[19]顾小清:《俄罗斯巨富的命运》[N],《环球时报》2003年11月7日。 





①宋锦海:《金融工业集团的形成及其政治影响——俄罗斯经济、政治生活中值得注意的一种发展态势》[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2期。 
①普京执政后,对俄罗斯金融寡头的整顿首先是从拥有“媒体帝国”的古辛斯基和头号寡头别列佐夫斯基开始的,2000年6月,俄总检察院以涉嫌侵吞国家巨额财产罪将古辛斯基逮捕,并冻结了其国内财产,随后又迫使别列佐夫斯基出了其控制的俄公共电视台20%的股份,2001年4月,强行接管了古辛斯基的“独立电视台”,随后查封了《今日报》和《综述》杂志,使“媒体帝国”垮台,并用涉嫌盗用资金的罪名,于10月对别列佐夫斯基发出国内通缉令;2002年1月,在经过对前任交通部长、寡头阿克肖年科“滥用职权罪”调查立案后解除了其交通部长的职务,对其他一些违法寡头也陆续展开了调查。经过整顿,俄罗斯寡头势力遭到沉重打击,政府夺回了舆论主导权,遏止了侵吞国家财产和腐败势力的蔓延,国家基本上结束了畸形的寡头时代。 
①宋锦海、远方著:《新权贵——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崛起》[M],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①黄立:《俄罗斯制度变迁与金融工业集团》[J],《改革》1998年第5期。 
②程锐等:《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发展及与中国企业集团的比较》[J],《世界经济情况》1998年第14期。 
③据俄罗斯波罗的海通讯社2003年1月5日报道:“亚马尔 -- 欧洲”天然气干线管道白俄罗斯段管线长 575 千米。“亚马尔 -- 欧洲”天然气干线管道有两条分支管线分别在白俄罗斯和波兰境内穿过,通往德国,投入使用后,可使俄罗斯天然气向欧洲的过境输送量增加 1 倍。该天然气干线管道从亚马尔半岛到德国东部边界的总长度为 4107 千米,沿线将建 29 个空压机站,按年输送天然气 500 亿立方米计算,预计工程总造价高达 360 亿美元左右。 
①[俄]阿·莫尔恰诺夫:上引书,第219~22页;《消息报》1996年1月10日。 
①据《真理报》消息,由于出售国有资产所造成的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至少15%~20%的资产被新的官僚资产阶层所攫取,大约为1500亿~2000亿美元。以波塔宁(奥涅克西姆集团总裁)为例,他仅用3.57亿美元便获得了“诺里尔斯克镍业”、“西丹科”石油公司等10多家企业。其中,他只用1.7亿美元的价格便获得了俄最大的矿石开采企业“诺里尔斯克镍业”38%的股份,而伦敦金属交易所对该公司资产评估为40亿美元,俄罗斯议会对这一公司的估价为100亿美元。“可以大胆地说,在俄罗斯历史上,任何一次外国的入侵,包括法西斯的入侵,给她带来的经济损失都没有像丘拜斯、别列佐夫斯基、波塔宁及同类几年来造成的那么大。” 
②对于金融工业集团这一社会群体在俄罗斯社会的地位,理论界有着不同的说法,有的称其为一个阶级,有的则说它是一个阶层。我们倾向于后面一种说法,因为俄罗斯的目前的阶级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太大,远未定型,就金融工业集团而言,也还处在剧烈的分化组合当中,要等待其社会结构的稳定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③张捷:《今日俄罗斯的六大财团》[J],《当代思潮》1998年第4期第43页。 
④李仁峰:《对俄罗斯私有化的思考》[J],《.东欧中亚情况》1998年第4期。 
①ЗасурскийИ.Я..《Масс-медиавторойреспублики》.-М.:МГУ1999,c.86. 
②《Век》《世纪报》1997年8月12日第1版。 
③1996年3月的一天,叶利钦秘密召见了7个金融寡头,他们是联合银行总裁别列佐夫斯基、大桥银行总裁古辛斯基、国际商业银行总裁维诺格拉多夫、首都储蓄银行总裁斯摩棱斯基、阿尔法银行总裁弗里德曼、梅纳捷普银行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俄罗斯信贷商业银行总裁马尔金。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银行家提供财政支持,确保叶利钦连任;叶利钦则承诺维护寡头的经济利益。从此,俄罗斯出现了一个新的政治词汇:“七大寡头”。他们不仅在经济领域翻云覆雨,还挖空心思进行政治投机。俄罗斯前任副总理叶戈尔·盖达尔曾说:“在最厉害的时候,俄罗斯政府被7—10个商人左右,他们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地撤换总理。”参见顾小清:《俄罗斯巨富的命运》,《环球时报》2003年11月7日第十六版. 
④张捷:《今日俄罗斯的六大财团》[J],《当代思潮》1998年第4期第4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及计量检证

  • 下一篇文章:世界金融机构经营业务全球化与混业化趋势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及其对俄罗斯经济的正负影响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及其对俄罗斯经济的正负影响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制度安排与实践...
  • ››经济全球化下货币危机起因应对
  • ››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几个问题
  • ››WTO与中国金融业
  • ››外汇储备经济分析
  • ››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发展面临的挑...
  • ››我国金融制度创新模式的选择
  • ››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思考
  • ››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研究
  • ››金融霸权和发展中国家的防范
  •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及其对俄罗斯经...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