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金融研究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及其对俄罗斯经济的正负影响分析      ★★★ 【字体: 】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及其对俄罗斯经济的正负影响分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2:00:20   点击数:[]    

斯政府的大力支持,金融工业集团在市场机遇面前始终占尽优势,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壮大发展起来了。迅速发展起来的金融工业集团,不仅继续在经济领域加速扩张,而且开始向社会的各个层面拓展,并进而直接跻身政权。在金融工业集团发展迅速加快的形势下,1996年1月26日成立了金融工业集团联合会。1996—1997年,金融工业集团成了主宰俄罗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其势力遍及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这期间是金融工业集团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1998年“八月危机”之前,在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最有影响的是七大金融工业集团,又称“七人集团”。它们分别是:“别列佐夫斯基的罗卡瓦斯——“西伯利亚石油”集团;波塔宁的阿涅克西姆——“诺利尔斯克”镍业——“辛丹卡”集团;霍尔多科夫斯基的梅纳捷普——尤科斯集团(Империя Ин-комбанка);古辛斯基的桥银行集团(Империя Мост);阿文和弗里德曼的阿尔法集团(Империя Альфагруп);斯摩棱斯基的首都储蓄银行和农工银行集团(Империя СБС-Агро);阿列克别罗夫的卢科伊尔石油集团(Империя ЛУКойл)。此外,还有被称为“伪私人公司”的俄天然气工业集团(Империя Газпром),它单独购买了国家储备银行57%的股份。
1998年以后,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开始逐渐走向衰落。促使金融工业集团发生这样重大转折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俄罗斯这一年持续不断的金融危机,二是寡头政治的没落。在金融危机的威胁下,金融工业集团陷于全面恐慌。1998年8月25日,俄罗斯颇具实力的梅纳捷普银行、联合进出口银行和桥银行三大银行不堪金融危机的冲击,宣告合并,以度难关。在俄罗斯大小1600家银行中,绝大多数濒临倒闭的威胁。赫赫有名的“帝国”银行因资不抵债已经宣布倒闭。危机过后,大多数金融工业集团陷入了困境。但是,推动金融工业集团进一步走向没落的,是来自政治方面的打击。1998年,俄罗斯发生了3次政府改组:切尔诺梅尔金政府被解散;基里延科政府执政120天夭折;普里马科夫再组新内阁。而且,每一界政府都奉行不同的方针。这种政权危机对金融工业集团的打击比金融危机还大。政府频繁更迭与政府方针的重大改变意味着金融工业集团与之生成和发展的政治关系网络断裂。但是,给金融工业集团以决定性打击,结束俄罗斯寡头时代的,还是普京总统执政一开始,普京就表示:要疏远寡头,要同寡头划清界线,保持距离①。寡头政治终于走向了没落,金融工业集团开始了逐渐向常规民族资本转化。此后,金融工业集团就完全处于政府的严格管制之下。然而,出于俄罗斯国内政治和经济稳定的需要,在对待金融寡头问题上,普京还是很慎重的,他不会把事儿做绝,这点从他执政以来所采取的行动即可看出。他并没有全面打击各大金融寡头,而是打击少数,规范多数,重点整治极少数不与政府合作的寡头,并希望其他各大金融工业集团能够引以为戒。由此可见,由于俄罗斯寡头势力已根深蒂固。普京执政以后,金融工业集团的政治影响有所削弱,近期发展遇有许多障碍,但中长期仍有很大发展空间。目前它仍是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不可小看的一支力量。

二、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特征
世界上的金融工业集团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过不断的兼并和联合而逐步形成的,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俄罗斯的金融工业集团是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可以说是俄罗斯经济转型期独特的社会经济现象。从其发展进程看,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1、金融工业集团体现了权利和金钱的结合。俄罗斯的金融工业集团之所以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起来,与苏联时期的特权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最高领导核心中有相当比例为苏联经济部门、共青团领导干部及转型后的政府官员。在原苏联,所有的苏维埃精英都是党内人士,官员分为党的官僚集团(党团职能人员)和技术官僚集团(部长和经理、厂长)。改革期间,官员分裂成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据调查61%以上的经济精英是从原来的苏维埃官员中产生的。从而俄经济转型期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资本对权力的依附现象。这一点在金融工业集团的发展中更充分表现出来。在金融工业集团形成的过程中,为了进行原始积累,他们利用自己的特权与政要勾结,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或在政府里有自己的人,或在自己的领导班子里有曾在政府任职的高级官员,这是俄新资本主义的一大特点。被称作“私有化之父”的丘拜斯,曾被各大金融工业集团视为“自己人”;梅纳捷普银行董事会主席霍多尔科夫斯基曾任共青团莫斯科市委第二书记;奥涅克西姆集团的总裁波塔宁担任过苏联对外经济协会的负责人。
2、金融工业集团是工业、金融和国家机构相互依存的集团组织。勿庸置疑,金融工业集团是俄罗斯私有化的产物。国有工业企业在私有化的过程中,企业为取得外部金融机构资金的支持,对组建集团有极高的积极性;同时,金融机构从扩大自身实力出发,通过各种途径逐步加强对私有化的工业企业经济活动的参与,并使自己的非法或半非法活动纳入法律的框架组建金融工业集团。这样,私有化过程中就出现了大工业企业和新出现的商业金融机构联系不断加强的趋势,形成了工业企业和商业金融机构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构成了交叉持股的复杂联系。国家设置的全权委托机制是金融工业集团中大银行和出口能力较强企业迅速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3、金融工业集团成员大都是有前途的企业和公司。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集中了代表俄罗斯工业和科技潜力,水平较高,效益较好且出口潜力大的企业和公司。俄罗斯著名的“七人集团”的经营范围主要集中于石油、有色金属、水泥、建筑业笔房地产部门,其中尤以石油和有色金属为重,而这两部门正是近两年工业领域效益突出且极具发展潜力的部门。其它集团也主要集中于天然气、航空、核燃料金属矿、船舶、汽车、化工等有高度发展潜力部门。
4、金融工业集团在俄罗斯私有化中的作用具有过渡性质。由于金融工业集团自身的性质,它对私有化企业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在俄罗斯经济总体衰退、停滞的背景下,金融工业集团的绩效明显增长,其控制的内部市场运行效率相对良好(如获得流动资金的便利、供销关系的相对稳定等)。1996年,金融工业集团所属的15个大型联合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了5%,销售规模增长了40%,出口增长了28%,投资增长了250%。①另一方面,由于资本的过快和过度集中会导致资源分配的畸形化和产生垄断,因此俄罗斯政府对防止金融工业集团成为垄断企业有正式的规定:一个集团成员的公司不准购买另一个集团中公司的股份,也不准建立彼此相互交织的对所有权的控制。特别是由于金融工业集团对资本的集中是借助于财产私有化与权力私有化的交易而实现的,这就削弱了金融工业集团对经济起积极作用的基础。因此,金融工业集团在俄罗斯私有化中的作用具有过渡性质。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凭借对政权的依附,借助政权的扶持和政策的优惠,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平地崛起、发展壮大并达到一定规模。在俄罗斯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金融工业集团不同于西方的金融工业寡头,其实质是俄罗斯特色的产物,是得到俄罗斯法律确认的一种独特的整合结构。其形成过程不仅具有其自身纵向方向的特征,与西方寡头的形成又有横向比较的特征:
1、形成背景不同。西方寡头是以生产的高度发达和经济的日益繁荣程度为依托的;而俄罗斯寡头正好相反,它是在俄罗斯经济和工业全面危机和衰退的条件下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及计量检证

  • 下一篇文章:世界金融机构经营业务全球化与混业化趋势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及其对俄罗斯经济的正负影响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及其对俄罗斯经济的正负影响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制度安排与实践...
  • ››经济全球化下货币危机起因应对
  • ››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几个问题
  • ››WTO与中国金融业
  • ››外汇储备经济分析
  • ››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发展面临的挑...
  • ››我国金融制度创新模式的选择
  • ››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思考
  • ››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研究
  • ››金融霸权和发展中国家的防范
  •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及其对俄罗斯经...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