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就是这些业务部门依照所确定的有关金融管制法律,具体完成金融管制目标的行为。也就是说金融管制是金融监管的法律执行基础,金融监管是实现金融管制的有效工具和路径。</P><P> </P><P> 这样,可以把金融管制按其效用具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P><P> </P><P> 1.宏观金融总量管制。宏观金融总量管制关注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防止因个别金融机构陷入危机或倒闭而冲击整个经济金融体系。这是为维持金融总体活动的总量控制以及抑制国家主要的内部和外部失衡(如外汇储备要求、直接的信贷和存款限额、利率控制及对外国投资的限制等)。</P><P> </P><P> 2.金融资源配置管制。金融资源配置管制通过影响和引导金融资源的配置以实现扶持某些优先发展的产业和行业的目的(如选择性信贷计划、强制性透支需求和优惠利率等)。</P><P> </P><P> 3.金融市场结构管制。金融市场结构管制借助于管制政策实现金融体系的结构优化和有序发展(如准入和兼并控制、业务发展地区限制和各类金融机构经营活动范围的限制等)。</P><P> </P><P> 4.审慎性经营管制。审慎性经营管制关注个别金融机构的健康程度,分析和监控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资本充足率、信贷风险、市场风险、营运风险和其他审慎性指标。监督经营者履行职责的情况,建立有效管理各种风险的体系,促进信息披露,要求金融机构接受外部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并在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体系方面定期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P><P> </P><P> 5.金融组织性管制。金融组织性管制旨在保证金融市场和信息交换的顺利进行和协调统一,实现金融组织间信息的对称交流和共享,减少信息存在的风险(市场形成和参与的法规、市场信息的公开原则和最低技术标准等)。</P><P> </P><P> 6.保护金融需求者管制。保护金融需求者管制旨在给金融服务的使用者,特别是消费者和非专业投资者提供足够的必要保护,降低金融风险,保证金融产品使用者的基本利益(如对消费者的信息披露、补偿基金、存款保证金、调整和解决争议的听证程序等)。</P><P> </P><P> (四)金融管制函数</P><P> </P><P> 金融管制是以一个国家的金融管理机构为主体的,在局部均衡的分析中,金融管制作为管制机构的约束工具,必然会确定相应的金融管制目标。因此,可以建立一个表示金融管制强度的金融管制函数R:R(A,K)。从根本上分析,金融管制函数R;R(A,K)是由金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金融安全构成的。就是说金融管制首先是为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安全,规避市场风险,防止由于金融业的风险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对金融市场的管制也是促使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重要保证,作为金融市场中的经营机构,金融机构必然会充分考虑到其经营的获利需求,趋利性是金融企业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之一,为了避免金融机构采用过高风险的经营手段和途径获取利润,金融管制就成为制约金融机构的必要手段。因此,在所确定的金融管制函数R:R(A,K)中必然要保证金融市场安全作为首要选择。</P><P> </P><P> 在把金融市场的安全性作为金融管制的目标的同时,金融管制必然会考虑整个社会金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问题。作为运营金融资源的主体,金融企业和机构的效率势必会直接影响金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金融管制会直接制约金融企业和机构的运营,降低金融企业的效率,进而影响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但如果金融市场中缺乏足够的约束,也会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和无序,而金融市场中的产品又是一种不同于实体经济的虚拟产品,如股票、期权、资金和其他权证等,一旦金融市场发生经营的无序和混乱,其产生的危害必然非常严重。20世纪如年代中国发生的乱集资、高息揽存就是一个例子,它直接导致了一些金融机构的危机,影响了社会中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最优化地配置社会中的金融资源也应是金融管制的目标,这样金融管制当局必然把整个社会的金融资源最优化配置作为金融管制函数R=R(A,K)的构成内容之一。</P><P> </P><P> R=R(A,K)</P><P> </P><P> 其中,K:K(C,B)为在金融管制的市场中金融资源配置函数;</P><P> </P><P> C为金融管制给金融资源配置带来的成本;</P><P> </P><P> B为金融管制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而给金融资源配置形成的收益;</P><P> </P><P> F=F(Y,W)为金融管制中的金融安全函数;</P><P> </P><P> Y为与金融管制相关的经济增长;</P><P> </P><P> W为金融市场发生动荡和混乱的次数。 </P><P> 二、开放经济对我国金融管制的影响</P><P> </P><P> 相对于封闭经济而言,开放经济有其更为特殊的条件和变化,考虑到中国尚未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以及中国对世界经济的整体影响依然较弱。在开放经济下,金融管制如利率管制、分业经营管制、汇率管制和风险监管等势必要受到开放经济的影响和制约。开放经济通过对金融管制函数R= R(A,K)中的C、Y和W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金融管制函数 R=R(A,K)。经济开放不可避免地会增大金融管制机构的管制成本,因为以前是以国内金融机构为主体设计的金融管制,在开放经济中势必要考虑国外金融机构在我国运行的监管,相应的修改金融管制机制。开放经济中随着资本的流动,金融危机和动荡也具有国际传染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所以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直接影响较弱,就是因为我国处在相对封闭经济体中,未开放资本项目和金融市场,加入WTO后,原有封闭经济自然产生的防火墙就相应减弱甚至消失,国外的金融危机和动荡对我国金融市场会形成较强的关联性,这就会影响F=F(Y,W),从而波及金融管制函数,间接影响到金融管制政策的效果。开放经济对我国金融管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P><P> </P><P> 1.金融管制的制度体系的根本性变化。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转型是金融管制无法回避的制度背景。转型是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大规模变化,这种变化是在特定的制度变迁环境下进行的。转型的程序本身就为市场经济运行和管制制造了障碍。转型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实际上政府的行为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管制者的行为。由于转型体制的不完全性,就必须辅助以隐含的或明确的社会合同。而我国的问题是两种合同的执行机制都很薄弱。经济转型的成功不能按照狭隘的经济激励机制来解释,规范、社会机构、社会资本和信任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市场经济社会所必要的隐含合同却不能够简单地由改革政府、通过立法、颁布行政命令等形式让它发挥作用。转型经济中最困难的部分,比如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从旧的“隐含社会合同”转向一个新的合同制度。如果仅仅简单地打碎旧的规范,将过去“一笔勾销”,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重新建筑新的规范,那些通过立法确定的新的管制很可能无法实施。</P><P> </P><P> 在开放经济下的金融市场中,我国金融管制的原先类似封闭经济的制度背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转型时期,必然衍生出金融发展与金融管制的矛盾。由于资本项目的严格管制,尽管在放松利率管制,但我国依然可以保证金融动荡在国内外的不可传递性。加入WTO后,金融市场会一步一步的放开,资本项目也会随着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而发生质的变化,这都是开放经济带来的制度性根本转变。随着转型的深入,转型过程中更多突破现有体制的要求逐渐被提了出来。而面临的问题的复杂性更在于,原有的金融管制在新的市场条件下被不断质疑和挑战,开放的深入也要求旧金融管制规则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转型阶段金融业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对金融管制必然会提出新问题和要求。在增加金融业竞争和维持金融体系相对稳定之间寻找一个均衡点,这对金融机构和金融管制都是相当重要的。</P><P> </P><P> 2.金融管制市场背景的变化。加入WTO后,非制度的金融管制因素如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