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国家金融风险的一般表征是证券市场发生崩盘、房地产价格猛跌、本国货币大幅度贬值、巨额外汇资产逃逸、银行出现疯狂挤兑、大型企业债务危机、大批金融机构和银行倒闭等等。国家金融风险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其后果有可能导致国家经济发展停滞、诱发经济危机、甚至陷入社会动荡、政治风波乃至局部战争。对于一个主权国家而言,国家金融风险不仅影响波及本国,而且可能波及到其他国家和地区。通过对金融危机的审视和检讨,国家金融风险的防范问题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已经摆在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的面前。构建国家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是一件事关国家兴衰、政权安危和人民利益的大事。 国家金融风险的一般表征是证券市场发生崩盘、房地产价格猛跌、本国货币大幅度贬值、巨额外汇资产逃逸、银行出现疯狂挤兑、大型企业债务危机、大批金融机构和银行倒闭等等。国家金融风险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其后果有可能导致国家经济发展停滞、诱发经济危机、甚至陷入社会动荡、政治风波乃至局部战争。对于一个主权国家而言,国家金融风险不仅影响波及本国,而且可能波及到其他国家和地区。通过对金融危机的审视和检讨,国家金融风险的防范问题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已经摆在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的面前。构建国家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是一件事关国家兴衰、政权安危和人民利益的大事。 一、新世纪的国际益融格局 (一)现代经济体系问题重重,国家金融危机此起彼伏 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经济体系,国家金融危机爆发于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如 1982年8月 13日墨西哥债务危机爆发,殃及其他拉丁美洲国家。诱因是发达国家利用第三世界国家实现工业化资金短缺的困难,对其实施重利贷款,造成发展中国家广泛的债务危机。1992年索罗斯统辖的对冲基金狙击英镑和意大利里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迫使英国和意大利退出欧洲货币机制。诱因是英国金融体系存在缺陷。1997年秦铁贬值诱发东南亚金融风暴的余波至今未消,其危机程度之烈,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都超过战后其他地区发生的金融危机。诱因是泰国主要依托出口导向性经济,利用低廉的劳动力进行粗放式生产经营,产业结构没能从劳动密集型转向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导致经济增长放慢,经常项目赤字增加,出口停滞。1997年对冲基金在香港兴风作浪,除索罗斯基金以及老虎基金外,还有当时已被债权机构接管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和以美国纽约为基地的摩尔环球投资。这四个基金除长期资本外,其余三个都属于环球宏观类别,这类基金以市场的宏观经济情况来制定投资策略,投资工具主要包括股票、货币和利率,投资散至全球各地。香港特区政府以祖国大陆为坚强后盾,果敢入市,粉碎了对冲基金的美梦,加上俄罗斯金融危机突然加剧,以及日元汇价回升,进一步打乱了对冲基金的部署。1997年8月索罗斯损失10多亿美元,老虎基金损失20亿美元,长期资本更是面临倒闭,迫使金融大鳄暂时退场。2001年下半年起,南美经济大国阿根廷爆发了1320亿美元的政府债务危机,导致社会动荡、数易总统、国民经济秩序混乱。 尽管上述国家金融危机诱因和规模各不相同,但虚拟资本崩溃往往是导火索。虚拟资本的内在不稳定性导致其价格变幻无常,而金融市场交易规模增大和交易品种增多又使情况变得更为复杂。 (二)国际游资四处兴风作浪,新殖民主义势力包庇纵容 当今国际金融市场变幻莫测,国际金融秩序极不规则。纵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东南亚金融风暴中的表现,人们对其处理国际金融方面问题的能力开始怀疑,尤其是它们往往对受援国提出苛刻条件,前期韩国金融危机就是明证。 国际游资是在世界范围寻找盈利机会的国际短期资本的一部分,又称“国际热钱”,其投资对象主要是外汇、股票及其衍生产品市场,具有停留时间短、反应灵敏、隐蔽性强等特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目前活跃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这类资金在72000亿美元以上。近年国际游资的活动甚为猖撅,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在新殖民主义势力的纵容下,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利用其控制下的巨额游资给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金融风险。对冲基金挟巨额国际游资,无孔不入地在世界各地寻找套利和投机的机会。 (三)金融衍生物层出不穷,系统风险的转移市场和配置高深莫测 现代金融创新产生于原生物和金融衍生物的美妙组合。基本金融原生物既包括普通商品,也包括普通金融工具,例如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基本金融衍生物则包括远期协议、期货、期权、互换等。国际上各种高风险、高回报的金融创新不断出现,例如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物价指数期货、期权等。 系统风险是金融市场的全局性风险,如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波动,汇率变化、通货膨胀率上升等。根据投资组合理论,非系统风险可通过投资分散化的策略予以降低乃至于消除,而系统风险只能通过构筑金融衍生物和原生物的相反头寸进行市场交易,实现风险对冲,从而规模庞大地转移系统风险和收益。在系统风险的市场转移和配置方面,由于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和来自于金融工程的技术支持,各种创新衍生品种层出不穷,新的风险管理技术也不断推出,以致市场转移配置风险的功能越来越强。国外风险转移市场非常发达,许多品种的衍生物交易市值已远大于原生物的总价值。为了解决本国政治经济问题,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采取“以邻为壑”策略转嫁系统风险。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政府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利用高利率和大幅度赤字预算的政策来解决本国“经济滞胀’问题,迫使日元对美元升值,既打击了日本商品出口,又导致了大量日本资金涌入美国购置房地产。这对日本后来产生泡沫经济有直接的影响,而泡沫经济往往隐含着国家金融风险的诱因。 (四)始作涌者美国面临经济衰退的风险 美元的世界货币霸主地位使美国在经营着全世界最大的虚拟经济之中获得了天文数字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汇率不均衡空间愈加扩大,不仅加大资金交易风险和资金流向的变化,而且将使全球金融不均衡进一步加大,并成为世界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自从美国1971年放弃黄金官价后,黄金脱离了美元一黄金本位制度。但因金价以美元标值,逐使黄金单纯保值的作用被限制与规避风险的作用弱化。1998年在美国境外流通的纸币和硬币约有3000亿美元,占总流通资金的2/3。因此无论美元的升值与贬值、调控空间和主动权均有利于美国。然而,在“新经济”的外衣下美国自身也已掩盖不住重重危机:1998年包括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量子基金、老虎基金在内的全球大型对冲基金巨额亏损,股票基金也首次亏损,尤其是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出现巨额信贷危机,为此联邦储备局连续三次减息,并公开要求金融界挽救长期资本管理以平息可能出现的全球信贷危机;美国网络科技股泡沫破裂导致了全球股市下挫,一幕幕一夜暴富、一夜赤贫的故事令人啼嘘不已;2001年“9.11”事件举世震惊,恐怖主义分子利用看跌期权等金融工具从中牟取暴利令人生畏;安然不断渗透到虚拟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破产前已成为一家对冲基金型公司,“安然事件”涉及安达信、JP摩根等许多信誉卓著的公司,资本主义经济赖以生存的信用体系令人生疑。一旦上述危机蔓延,必将造成比亚洲金融危机更严重的世界金融危机。 二、我国金融结构存在的若干问题 我国经济正迅速崛起,但与世界各大国的崛起过程相比,我国的国际环境可能是最恶劣的。从地绿环境、国际战略力量对比以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差异等各方面都可看出来。 (一)外汇资本的非正常移动倾向日趋 [1] [2] [3] [4]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