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金融研究 |
|
|||||
关于中国外汇储备多与少的思考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18:58:45 点击数:[] ![]() |
|||||
38.23 ┃7142.19 ┃ ┣━━━━━━━━━━━━━╋━━━━━━━━╋━━━━━━━╋━━━━━━━┫ ┃3.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75922.86 ┃37279.49 ┃9514.57 ┃ ┣━━━━━━━━━━━━━╋━━━━━━━━╋━━━━━━━╋━━━━━━━┫ ┃4.1/2 ┃46.19% ┃17.77% ┃29.46% ┃ ┣━━━━━━━━━━━━━╋━━━━━━━━╋━━━━━━━╋━━━━━━━┫ ┃5.1/3 ┃10.78% ┃22.23% ┃22.11% ┃ ┗━━━━━━━━━━━━━┻━━━━━━━━┻━━━━━━━┻━━━━━━━┛ 续表1 2005年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占GDP的比重 单位:亿美元 ┏━━━━━━━━━━━━━┳━━━━━━━┳━━━━━━━┓ ┃ ┃中国香港 ┃中国台湾 ┃ ┣━━━━━━━━━━━━━╋━━━━━━━╋━━━━━━━┫ ┃1.外汇储备 ┃1243 ┃2573 ┃ ┣━━━━━━━━━━━━━╋━━━━━━━╋━━━━━━━┫ ┃2.GDP(按名义汇率计算) ┃1726.15 ┃3234.10 ┃ ┣━━━━━━━━━━━━━╋━━━━━━━╋━━━━━━━┫ ┃3.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53.29 ┃6033.90 ┃ ┣━━━━━━━━━━━━━╋━━━━━━━╋━━━━━━━┫ ┃4.1/2 ┃72% ┃79.56% ┃ ┣━━━━━━━━━━━━━╋━━━━━━━╋━━━━━━━┫ ┃5.1/3 ┃60.54% ┃42.64% ┃ ┗━━━━━━━━━━━━━┻━━━━━━━┻━━━━━━━┛ 资料来源: (1)各国和地区GDP数字来自: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September2004,其为IMF对2005年各国和地区GDP的预测数。 (2)各国地区外汇储备数来自有关网站 从上表可见,按照IMF的预测数计算,中国大陆外汇储备占按名义汇率计算的GDP的比重虽然高达46.19%,但占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的比重却只有10.78%,在上述各国和地区中是最低的。尽管IMF对人民币币值或购买力有过高估计之嫌,但起码说明我国外汇储备并未如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已经多到“不可容忍”的程度。况且,即使按照公认的10%这一标准衡量,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都同样远大于这一指标,其中香港和台湾的这一指标更是高得惊人,但他们并没有像我们这样“惊恐万状”。相比之下,我国一些学者面对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所表现出来的“惊慌失措”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3.我国外汇储备占流通中货币的比例并非过高。一般的观点还将外汇储备占流通中货币的比例不超过40%作为衡量外汇储备是否适度的一个标准,并以此证明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过多。对此,笔者的观点是:第一,同上述两个指标一样,外汇储备占流通中货币的比例只能作为判断外汇储备是否适度的一个参考数据,并不足以成为衡量外汇储备是否过多的绝对标准。第二,即使按这一标准衡量,也不能认为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过多,因为我国内地的这一指标同样不是最高的。2005年底我国大陆M1为10.73万亿元,M2为29.88万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外汇储备大约折合7.05万亿元人民币,其占M1和M2的比重分别约为65.7%和23.6%。而同期香港外汇储备却相当于其流通货币的6倍多,约占港元货币供应M3的41%④。面对如此高的这一指标,香港尚无外汇储备“过多”之虑,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为外汇储备“过多”而焦心呢?第三,还应看到,国际上一般认为人民币汇率存在低估现象,如果将现有80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按照:IMF确定的购买力平价进行折算,其折合的人民币数额要远远小于7万亿,外汇储备占货币量的比例也要比按名义汇率计算的比例低很多,甚至可能出现低于40%的局面。这说明,在汇率扭曲的情况下,按照名义汇率进行折算所得出的外汇储备占货币量的比例具有很大的误导作用。它并不能作为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依据。 二、走出对外汇储备的认识误区 面对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我国学术界之所以一直充斥外汇储备过多的声音。主要原因在于学术界对外汇储备增长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大体说来,我国学术界对外汇储备存在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外汇储备过多会引发通货膨胀:二是外汇储备过多会对人民币形成升值压力:三是外汇储备过多是对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也会使外汇储备遭受储备货币贬值的损失;四是发达国家并不重视外汇储备,中国也没有必要保持很多的外汇储备存量。由于存在上述认识误区,因此早在1994年我国外汇储备刚刚达到500多亿美元时,我国学术界就已经产生了外汇储备过多的论调,此后随着外汇储备的继续快速增长,外汇储备“过多论”进一步增强,要求减少或消耗外汇储备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上述模糊认识予以澄清。 (一)关于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问题 认为中国外汇储备过多,因而主张减少或消耗外汇储备的人持有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外汇储备过多会引发国内的通货膨胀。因为,外汇储备来自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增加意味着一方面大量商品从国内市场消失而到国外出售,国内商品供应量减少,货币必要量下降;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为了收购顺差所形成的外汇又要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使货币供应量增加。 其结果必然会造成国内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以此为根据,很多人认为,与中国目前80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相对应的就是国内超过57000亿元基础货币的投放,这对我国形成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因此,要实现稳定物价的目标,必须控制或降低外汇储备的规模。表面看,这种看法很有道理,外汇储备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的观点也是金融学教科书中的一般性结论。但是,理论和实证分析却难以证明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这种必然联系或因果关系,教科书上的一般性结论遇到了现实的挑战。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并不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充足的外汇储备存量甚至还有利于平抑物价的上涨。理由是:(1)一国的通货膨胀状况取决于很多因素,外汇储备增长并不是引发通货膨胀最为关键的因素。金融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一国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的状况、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经济结构的变化等等都与货币流通的状况密切相关,由于社会总需求的过多或不足主要是由于财政和银行信贷的过头分配或分配不足所形成,因此,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收支的状况对货币流通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相比之下,外汇储备的变动尽管也会形成货币供应的伸缩,但对国内货币流通并不具有决定性影响。那种认为外汇储备的增长会造成国内通货膨胀的观点实际上是夸大了外汇储备对货币流通的作用。(2)外汇储备增长会否造成通货膨胀,还取决于一国经济的性质。按照经济运行中所呈现出的供求特征划分,可以将不同国家的经济分为供给约束型和需求约束型两种类型,外汇储备增长对这两种类型经济体的影响正好相反。如果一国经济属于供给约束型经济,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长及其所带来的基础货币追加投放可能会加剧国内的供求失衡和通货膨胀。但我国经济早已摆脱了供给约束型而进入需求约束型阶段,需求不足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 对于这种需求约束型经济来说,外汇储备的增长不仅不会成为引发通货膨胀的因素。反而有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