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地方战略
   黑龙江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      ★★★ 【字体: 】  
黑龙江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5 19:41:57   点击数:[]    

残疾儿童较多的县建立1所特殊教育学校。扩大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的规模,提高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水平。保障流浪、具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9.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逐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满足不同儿童的发展需求。大力发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

  10.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为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有机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和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各类科普教育基地为儿童提供科学实践的场所和机会。建立校外科学实践活动与学校课程相衔接的机制。加强儿童科普网络建设,建立和巩固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儿童科普队伍。增强儿童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儿童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加快推进教育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建立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评价制度体系。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评价体系,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制度,解决学生择校问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

  12.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水平。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建立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不歧视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保障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的权利。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和学历层次,完善教师培训和交流制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13.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提高农村中小学校接入互联网的比例,扩大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14.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建设民主、文明、和谐、平等、安全的友好型学校,改善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提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学习、食宿条件。完善学校收费管理与监督机制,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三)儿童与福利。

  主要目标:

  1.扩大儿童福利范围。

  ——推动儿童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

  ——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得到满足。

  2.保障儿童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儿童基本医疗保障参保率持续提高。

  ——儿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稳步提高。——贫困和大病儿童基本得到医疗救助。3.提高孤残儿童保障水平。——孤儿生活、教育、医疗和公平就业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孤儿的家庭寄养率和收养率提高。

  ——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率提高。

  4.加强对流浪和特殊家庭儿童的保障。

  ——流浪儿童的数量和反复性流浪减少。

  ——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服刑人员未满18周岁子女的生活、教育、医疗、公平就业等权利得到保障。

  5.完善儿童服务工作机构。

  ——孤儿养护、流浪儿童保护和残疾儿童康复的专业服务机构数量增加。

  ——市级以上城市和重点县(市、区)建立1所具有养护、医疗康复、教育、技能培训等综合功能的儿童福利机构。

  ——市级以上城市和重点县(市、区)建立1所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

  策略措施:

  1.提高面向儿童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增加儿童福利投资财政预算,逐步实现儿童公共服务均等化。

  2.对儿童医疗提供保障及救助。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框架内完善儿童基本医疗保障,逐步提高儿童医疗保障水平,减轻患病儿童家庭医疗费用负担。加大对大病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的医疗救助。对贫困家庭儿童、孤儿、残疾儿童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纳部分按规定予以补贴。

  3.扩大儿童福利范围。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过分类施保提高贫困家庭儿童生活水平。探索对儿童实施营养干预和补助的方法,改善儿童营养状况。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

  4.加强对孤儿包括事实上无人抚养儿童的社会保障。落实孤儿社会保障政策,满足孤儿生活、教育、医疗康复、就业、住房等多方面需求。建立替代养护制度,为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的生活、教育、康复、医疗、就业提供保障。

  5.完善孤儿养育和服务模式。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全面提高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服务水平,探索适合孤儿身心发育的养育模式。完善孤儿收养制度,规范家庭寄养,鼓励社会助养。建立和完善家庭寄养监督、支持和评估体系,提高家庭寄养孤儿和亲属监护养育孤儿的养育质量。

  6.强化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及服务。建立0-6岁残疾儿童特别登记制度,对贫困家庭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按规定给予补贴,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建立残疾儿童康复的服务体系,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增强残疾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7.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完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网络体系,健全流浪儿童生活、教育、管理、返乡保障制度,对流浪儿童开展教育、医疗服务、心理辅导、行为矫治和技能培训。提高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鼓励并支持社会力量保护和救助流浪儿童。探索建立流浪儿童早期预防干预机制。

  8.建立和完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服务机制。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16周岁以下流动儿童登记管理制度,为流动儿童享有教育、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提供基础。整合社区资源,完善以社区为依托,面向流动人口家庭的管理和服务网络,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情感和行为的指导,提高留守儿童家长的监护意识和责任。

  (四)儿童与社会环境

  主要目标:

  1.充分尊重和保障儿童权利。

  ——营造尊重、爱护儿童的社会氛围。 ——消除对儿童的歧视和伤害。 ——保障儿童参与家庭生活、学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保障儿童享有闲暇和娱乐的权利。2.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城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儿童家长素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提高。3.丰富、净化儿童的精神生活。

  ——儿童文化产品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确保儿童平等享有公共文化服务。——保护儿童免受网络、手机、游戏、广告和影视中不良信息的影响。

  ——培养儿童阅读习惯,增加阅读时间和阅读量,鼓励儿童每月至少阅读1本图书。

  4.加强儿童活动阵地和服务机构建设。

  ——县、乡两级公益性儿童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娱乐等课外活动设施和场所增加,利用率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90%以上的城乡社区建立1所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等服务的儿童之家。

  ——每个街道和乡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南宁城市特色文化科学定位之我见 张经武

  • 下一篇文章:传统人文积习与“两型”人文素养的交错性透析——基于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黑龙江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黑龙江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
  •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
  • ››开放型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 ››经济发展在于创新
  • ››粤商与广东的航运业近代化:1842--...
  • ››王树楠与近代中国西部开发
  •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
  • ››试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
  • ››西部大开发,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是...
  • ››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现状...
  • ››黑龙江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
  • ››黑龙江省经济适用住房价格预测
  • ››黑龙江省城市化机制与对策研究
  • ››黑龙江省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