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地方战略
   中国近代西部开发动因与效益介析      ★★★ 【字体: 】  
中国近代西部开发动因与效益介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39:12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英文标题】Dynamic Analysis on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Regions in China in the Pre-modern Times

  
【内容提要】封建社会中后期,尤其是到了近代,中国西部经济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在近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若干次西部开发的热潮,其中较大的有三次,这三次西部开发虽为西部经济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开发的动因均与战争有关,因而开发过程表现出周期性的大起大落,未能形成西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未解决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问题。

【摘 要 题】近代经济史研究

【英文摘要】In the pre-modern history,there appeared several westerndevelopment upsurges,three of which were considerable.The threedevelopments are favorable to western development,but theircauses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wars,so fluctuating periodicityoccurr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the base ofwestern development was not formed.and the question of balanced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can not be solved.

【关 键 词】中国近代/西部开发/动因/效益

  premodern China/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Regions in China/cause/effect

【正 文】
  在近代历史上,曾有过多次西部开发的“热潮”,许多仁人志士提出过不少有益的主张,也进行了一些艰苦卓绝的建设实践。本文拟就近代三次较大的西部开发的动因与效益介析于后,为目前进行的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提供历史借鉴。

    一、洋务运动时期西部工业的发轫

  同治年间,沙俄与英国争夺新疆,主动请缨收复新疆的陕甘总督左宗棠提出一系列“开发西北”的主张。他认为开发西北,使“(列强)自无隙可乘”。1869年,他在西安设立西安机器局,自造枪械及子弹。1872年,左宗棠将西安机器局迁至兰州,改为兰州制造局。在西南少数民族起义的末期,清军在昆明设立了云南机器局。1876年,山东巡抚丁宝桢调任四川总督,从山东机器局带去了一部分技术人员,在成都创办了四川机器局。1894年,为支援甲午参战援军军火,陕西巡抚鹿传霖奏准在西安设立陕西机器制造局,试制军火。左宗棠等地方督抚创办的西部军火工业基本上是封建性的、临时性的,数量少且规模小,只是一种尝试。但它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西部近代工业开发的起点,对其后民用工业尤其是私人资本经营近代工业也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19世纪70年代末期,以左宗棠为首的西部地方大员为强国求利,从军用工业扩展到民用工业,投资形式也逐步由官办转向官商或官绅合办,也尝试过中外合资的形式。投资开发的领域由军火转向纺织,很快扩及能源、矿冶、制革、火柴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部门。左宗棠在1878年创建兰州机器织呢局,这是中国近代毛纺织工业的鼻祖。1886年,贵州巡抚潘蔚任用工程师潘露,筹建贵州青溪铁厂。这是我国近代的第一座新式炼铁厂。新疆建省前,清政府即在此设厂土法采金。1897年因“俄商墨斯克温涎其厚利,请租借喀图山地设厂开采,巡抚饶应琪拒之不可,议由中俄合办,各输资本之半,购置机碾,咸用西法”。1900年正式设立塔城金矿公司。1905年由陕西当局筹建的延长石油官厂,是在陕西人民多次强烈反对德国人收买陕北石油开采权后,引进外国设备与人才创办的。1907年6月在延长县开钻一号井,9月6日出油,日产原油约1.5吨,成为“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填补了旧中国民族工业的一大空白。1906年,彭英甲代表甘肃农工商总局与比利时签订购买铜矿机器合同,用以开发兰州周围的铜矿。1910年在永登县窑街煤炭山建成投产,定名甘肃炼铜厂(即窑街官铜厂)。

  甲午战争后,爱国人士把发展近代工业当做救亡图存的手段,推动了西部私人资本工矿业的酝酿试办。陕西维新派代表刘古愚早在1896年集资购回日本轧花机41台,在棉花集散地泾阳设人力机器轧花厂。陕西第一牧场有限公司经理高幼民和郑吉安创办制革场,1908年投产,是西部地区最早开发的一家近代民营制革工厂。与此同时,新疆维吾尔族商人玉赛音、木沙巴也夫兄弟为了与俄商争利,于1896年在伊犁创建皮革加工作坊,成立“福盛行皮革厂”,年产皮革达万余张。1889年,四川商人卢干臣在重庆设立了森冒泰火柴厂,1893年,重庆又有森冒正火柴厂和聚冒自来火公司设立。

  民国以前,官办、官商合办以及私人近代工矿业的创建与发展为西部近代工业开发起了开路奠基的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发展极不顺利,这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西部内陆边疆地区,单靠民间及地方力量,要切实开发近代工矿业实在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

    二、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开发西北”的宣传与西北工业

  1928年,国民政府确定开发西北、建设西北为当前要政。"9·18"事变后,国民政府强调要以西北为复兴基地。抗战前,国民党历次中央全会通过的有关西北开发的决议达20余件,而实际行动很少,变成“官家的档案”。但是,在国民政府上下一片开发西北的呼声下,为西北近代工矿业开发的初步进展提供了一定的舆论准备。陇海铁路于1934年底通至西安,以西安为中心通往西北各地的公路干线也先后通车,为工业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销售创造了便利条件。随着中东部地区近代资本企业的发展,东部实业家开始对西北投资,对开发西部地区形成一定的推动力。这样,在西北掀起了一个以关中经济带为中心,建立西北近代机器工业体系的热潮。

  首先,轻工业开发有显著进展。机器打包及棉毛纺织业以西安为中心沿陇海线关中段扩展。由于新棉种的推广,陕西成为西北最主要的棉产区。1930年,中央银行投资50万银元在咸阳建成西北最早最大的中国机器打包公司,月产3万余包。对西北棉纺织机器工业起奠基和骨干作用的是商办大华纺织厂,这是西北建立最早的近代棉纺织企业。1934年4月,原设在石家庄的大兴纺织厂顺应开发西北潮流,在西安投资设立第二分厂。后武昌裕华纺织公司又在分厂投资50万元扩股,遂改厂名为大华纺织厂,成立大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成本低廉,纱布质地优良,驰誉整个西北及西南。与此同时,东部地区实业家开始在西安兴办机制面粉和火柴工业,使西北的近代面粉业很快自成体系。1935年8月,山东实业家苗星垣首先在西安开办成丰面粉公司,次年投产时日产面粉1万袋。随后,河南信昌洋行债权人于1936年4月在西安兴办华峰大型面粉工行,日产“华山”牌面粉4000袋。在外省实业家推动下,西北各省地方也纷纷投资面粉业。火柴工业除原有8家工厂外,山西新绛荣昌火柴公司于1934年迁于陕西华县,改名秦昌公司,月产900箱火柴。1935年,河南开封大中火柴公司总办刘海楼响应杨虎城的号召,在西安开办中南火柴公司,日产千箱左右,成为西北骨干火柴企业。1928年后,西北制革、印刷工业也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发展

  其次,重工业开发有初步进展。这一时期,西北重工业的开发在总体上虽不如轻工业,但也取得了初步进展。机器制造业方面。1930年杨虎城对原陕西机器局整顿改造,亲兼局长,月产步枪200余枝,子弹20万发,纺织机械35台及机械零件若干。在新疆,金树仁主政后,于1931年进口德国碾片及苏式镟床、铣床,更新迪化兵工厂设备。盛世才接任后,再次从苏进口各种机床7台,使恢复原名的新疆机器局也能从事机械制造。其后,西安、兰州、西宁、迪化等地也先创办了一些小型商办机器制造业。化学工业方面。西北近代化学工业创始于1933年。在杨虎城号召下,集资创建了西安集成三酸股份有限公司。1936年产量400吨左右,不但把洋货赶出西北市场,还远销晋、豫、鄂、皖等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萬家都飽芋田飯──台灣原住民所植芋頭及其影響

  • 下一篇文章:七十多年前西部地区的农业开发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国近代西部开发动因与效益介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国近代西部开发动因与效益介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
  •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
  • ››开放型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 ››经济发展在于创新
  • ››粤商与广东的航运业近代化:1842--...
  • ››王树楠与近代中国西部开发
  •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
  • ››试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
  • ››西部大开发,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是...
  • ››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的思考——...
  • ››中国近代西部开发动因与效益介析
  • ››中国近代行政法学的诞生与成长
  • ››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
  • ››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
  • ››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
  • ››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