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和企业的价格行为。市场化价格改革并不是简单的把价格放开,完全放任自流。市场经济的竞争是有规则有秩序的。实行市场价格体制,市场主体价格行为也要依法进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下简称《价格法》)于1998年5月1日起实施。《价格法》是我国价格法律体系中最根本的法律。它的制定和颁布,对巩固价格改革成果、深化价格改革、规范价格行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场经济活动包括价格行为法治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所以,1998年以来,依法规范政府和企业的价格行为,也是深化价格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做法是依法规范政府和部门的定价和收费行为,制止政府乱收费和有的部门千方百计保持垄断地位阻挠竞争、为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捞取好处等行为。当时,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乱收费,履禁不止,使一些企业和居民苦不堪言,已成为顽症。这说明,依法规范政府和部门价格行为十分必要。还要着力改革垄断行业价格管理制度,合理认定成本,确定适当的利润水平,实行价格听证制度,强化对垄断行业价格的监管和社会监督等。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出现多种重要产品价格大战,有关部门曾倡导搞“行业自律价格”,冶金、建材、化工、电子等行业先后对钢材、玻璃、纯碱、彩管等实行行业自律价格。这个办法一出台,就引发一些争论,反对“行业自律价”的呼声很高。“行业自律价”因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和理论依据,问题不少,也难以操作,已流于形式。但通过这场争论,对企业如何走向市场、参与竞争、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却大有好处。自律价的最大问题是企求限制竞争,有的甚至想搞行业垄断价格,完全违背了市场经济鼓励竞争的本质要求。由于不合理重复建设造成的一些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产品大量积压,引发价格大战。有的企业搞不正当竞争,低于自己的成本倾销产品,应依法纠正。但这不应妨碍有的先进企业用低于社会成本(但仍高于本企业成本)的价格销售自己产品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做法。因为这是市场经济中最常见最典型的竞争行为,是价值规律发挥优胜劣汰积极作用的生动体现。“行业自律价”的问题在于企图限制后一种完全属于正当的竞争,因而肯定会在实践中碰壁。从这里可以看出,如何依据《价格法》规范企业的价格行为,还要根据实践提供的丰富经验,作出更准确、更清晰的规定。 三、新世纪深化生产要素与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任务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艰巨任务。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加快,连续5年达两位数,但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生产要素(如土地)和资源的瓶颈约束突出。党和政府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任务,要求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节能减排,使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此。2007年党的十七大特别提出要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为新世纪新阶段深化价格改革指明了重点和方向。 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之所以很难转变,一个关键原因是重要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严重偏低,实际上鼓励大家粗放扩张。一是地价低。一些地方政府用行政权力向农民低价征地,然后办开发区等,用低价出让土地招商引资。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4亩,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地价低引发对耕地这一宝贵资源的滥用和浪费。1996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9.51亿亩,到2006年年底,已降为18.27亿亩,十年间净减少1.24亿亩。二是水价低。我国城市的水价不仅没有包括水资源价格,有的还不包括污水处理费或污水处理费很低。农用水几乎是免费的。各城市水价普遍偏低,有人算过,仅为国际水价的三分之一。水价低导致我国一些年水行业全行业亏损。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只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目前600多个城市中已有400多个缺水。必须把淡水看成宝贵资源,珍惜使用。三是能源价包括煤价、油价、天然气价、电价低。中国的燃油消费税是美国的1/10,是欧洲的3%到5%。大量高能耗产品之所以争着出口,是因为中国能源价格低。2003年我国能源消耗惊人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多年居高不下。低能源价使中国能源消耗急剧增长,其直接结果是:大量消耗煤炭带来环境污染加重;大量进口原油推高了国际市场油价,原油的对外依存度接近50%。四是矿产品价格低。长期以来,我国十多万个矿山企业中仅有2万个矿山企业是要付费取得矿山开采权的,绝大部分是通过行政授予无偿占用的。前两年,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平均率为1.18%,而外国一般为2%~8%。这几年提高了资源税费,但仍然偏低。我国矿产资源并不丰富,人均占有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和79%;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铁、铜、铝等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1/6和1/9。主要矿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已从1990年的5%上升到目前的50%。资源如此短缺而价格那么低,是很不正常的。五是资金价格低。2004年以来,银行存款利率有时是负利率,近期更是连续一年多是负利率。资金价格低,资金成本低,是前几年我国投资过热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形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必须深化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使它们的价格能很好的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有许多资源产品,它的开采和使用往往会损害环境和破坏生态,所以它们的价格还要反映环境损害和生态破坏成本。总的思路应是逐步提高价格,用价格杠杆迫使生产企业和消费者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整个经济运行走上资源节约型轨道、科学发展轨道。 总之,要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逐步提高资源产品价格,并择机放开资源产品价格。2005年和2006年,CPI上涨率只为1.8%和1.5%,是调整能源资源产品价格的大好时机,可惜当时由于对资源产品价格改革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以致丧失了时机,没有及时对资源产品价格作较大幅度调整。中国2007年7月到2008年7月,CPI上涨率一直在5%以上,出现了通货膨胀,难以很好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 上一页 [1] [2] [3] [4]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