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持续到今天。但是我国所有的资源包括银行系统和中央财政系统,包括地方财政系统的所有资源还在集中地向国有企业注资。银行系统这5万多亿元的贷款中有2/3贷给了国有企业,也就是说有3万多亿流向了一个总体上没有就业增长的部门,贷款就不能带来相应的就业。
其三,我国没有建立起合理的收入分配调控机制和合理的转移支付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一种不均衡的增长特征,这会对中国的中长期增长形成挑战。社会各阶层之间、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急剧拉大,这与我国目前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有比较大的关系,所有省市的个人所得税主要依靠的是中低收入工薪阶层,而先富阶层和企业家所缴个人所得税远低于其收入水平,没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另外,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落后。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做到全面就业,一定的失业是正常的,但是关键是要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个人账户上的钱自己无法支取,形成社保体系个人账户的空转,潜伏着很大危险。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不够,下岗职工,农村无职业、无土地、无收入的“三无”农民,城镇的中低收入阶层没有充足的社会保障,所以社会矛盾冲突加剧与社会保障体制的覆盖面不高、资金来源不够有很大的关系。
其四,对中长期经济发展形成挑战的就是生产关系改革的滞后,这种严重的滞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通过25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GDP 翻了两番还多,生产力的发展突飞猛进,这是世所公认的,但是生产关系的调整相对滞后,包括政府和企业之间关系问题、计划与市场的问题、垄断与放松管制的问题都还没有完全理顺。
六大举措化解经济隐患
第一,加强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如果在农村还不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问题会越来越大,因为消灭贫困的惟一的途径就是受教育。这是全世界发达国家无一例外的经验。我认为中国现阶段应该把教育放在第一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是就业岗位少,关键是政策的协调。如果中国可以做到让高中以上学历的人都就业的话,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20年翻三番也没什么问题。
第二,解决非均衡增长,建立起有效的国民收入转移支付体系,否则有可能出现社会问题并引起社会的动荡。
第三,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强化技术标准,改变经济考核指标,把教育、文化、卫生列为地方政府官员考核的重点内容,不能用GDP 一俊遮百丑。
第四,善于利用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在中国外汇储备充足的情况下,应该鼓励企业到世界矿产比较丰富的地区投资,推进中国资本的海外发展战略。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不可再生资源使用的控制,采取用市场换技术的战略,立足于培养中国自己的技术创新和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加快结构调整,培育经济自主增长能力。推出相应的技术标准,限制过热行业的投资。如果强制命令银行不准给予房地产、水泥、钢铁和电解铝这三大行业贷款,还是计划经济的模式。而通过制定技术标准,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控制企业的投资比用计划手段要好得多。
第六,加快金融体制的重构,推出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利率期货,外汇期货,国债期货以及重要产品期货都应逐步推出。我国在全球初级原材料消耗的增量上占有很大份额,铁矿石增量的60%、钢铁增量的2/3都在中国,如果这么大的增量,仍对全球定价没有话语权的话,那是一个悲哀。
另外也要通过金融创新来规避金融风险,包括我国的原油期货。当然仅仅有金融创新是不够的,还要有金融体制的重构,这是重中之重。通过金融创新和金融体制重构并举,来回避经济中长期发展的风险还是有可能的。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