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经济学理论
   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分析及其政策建议      ★★★ 【字体: 】  
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分析及其政策建议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7 00:02:49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异有着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文章从形成我国二元结构的原因分析出发,提出了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经济特制的改革有所帮助,尤其是对目前我国较严重的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二元结构;民营经济;制度创新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其中就提出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应该逐步得到扭转。这使得我们对目前我国的二元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原因分析和政策建议有其实际意义。
  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有其独特的特点,其特点是我国存在“双重二元结构”,即不仅存在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与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之间的经济二元结构,同时也存在着以城市社会为一元与以农村社会为一元的社会二元结构。鉴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独特特征以及其对我国经济的重大影响,本文着力分析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并对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原因分析
  (一)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  
  主导我国的工业化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其就业弹性较低(重工业的就业弹性一般只及轻工业的1/3),满足的劳动吸收较少。同时根据钱纳里等人的多国模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工业就业的增加,远远低于农业就业的减少。因此,实现我国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必须要加快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众所周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2005年我国人均1703美元,2004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仅为29%,从业人员比重也只有30.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7%和35%。以上两种因素同时发生作用,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使得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只能滞留在农业部门,延缓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进程。
  (二)我国缺乏统一有形的市场体系,城乡市场差距大,生产要素流动性差 
  我国城市和农村市场体系和市场载体差异较大,全国统一的有形的市场体系没有完全形成。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城乡割裂,现有的消费品市场、农用生产资料市场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技术、劳动力、信息等要素市场发育严重滞后。
  从硬件设施来看,农村市场存在着的多种问题:(1)交通不便。在农村,大部分地区没有通公路,而“要致富,先修路”也只落实在口号。(2)基本生活设施缺乏。除了少数特别发达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自来水。主要靠接雨水和打井取水维持日常生活。电力的供应不足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农村供电普遍不正常,且电价过高,使许多农民家庭对于家用电器处于买得起而又用不起的尴尬境地。
  从软件方面看,农村市场缺乏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高效率的流通网络。商业网点规模小,商品品种少,农民选择商品余地不大,商品售后服务不完善,市场管理人员素质低,管理水平落后。缺乏规范的市场运行规则以及权威的管理机构。执法人员市场法制观念淡薄,市场法规不健全,市场流通秩序较混乱。
  (三)就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 
  费景汉(JohnC.H.Fei)、古斯塔夫·拉尼斯(Gustav Ranis)的二元结构理论认为,劳动吸收速度必须大于人口增长速度。在我国,虽然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控制,但人口基数大,劳动吸收不能满足人口的增长。同时,我国的户籍制度和城市农民工的管理制度等其他限制制度使得农民束缚在土地之上。
  以第二次产业的比重近似地表示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可以看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同国际标准模式是很接近的,当第二次产业的比重为20%时,我们的城市化水平为12%以上;当第二次产业上升到40%以上时,城市化水平尚停留在不足20%,而此时国际标准模式的城市化水平已超过60%。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如果按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代表工业化水平,那么1952年的工业化初期,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5.1个百分点;其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两者的差距不断扩大,至1978年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26.4个百分点。而按国际标准模式城市化水平要高于工业化水平,具体表现为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城市化随工业化而加速推进,且城市化的速度会超过工业化的速度。与此比较,我们看到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要慢于工业化速度。这种情形一直到最近20年来才有所改变。改革以来城市化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1998年城市化比工业化落后11.8个百分点,差距比1978年减少了14.6个百分点。然而直到1999年我们尚有接近70%的人口滞留在农村,而按此时的工业化水平衡量城乡人口的比重应该颠倒过来才能达到国际水平。
        (四)市场机制和经济体制作用弱化,行政干预严重 
  在我国,由于改革开放的时间较短,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尤其是在农村,初步形成的市场与家庭经营之间难以有效地联系起来,从而制约了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市场化进程,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而影响经济市场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存在着两种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在经济的转轨过程中,由于我国经济自身的特点,在一些领域,计划经济由于其的先占优势和我国行政管制的强制性而在经济中仍然发挥着作用,这就削弱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农村的市镇建设上,采用的是计划方式和政府主导,任何设施的建设都需要政府的批准,因此,可以说在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化发展上,市场机制几乎不起任何作用。正因为如此,农村城市化才裹步不前,被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农村工业化远远抛在了后边。
       (五)相关配套制度供给严重失衡 
  我国的二元经济不仅是历史造成的,而且是在其特定的政治文化等制度下形成的。城乡制度的具体差异概括为14个方面:户籍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与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人才制度、兵役制度、婚姻制度、生育制度。就城乡的制度失衡来说,其核心制度失衡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传统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乡对立的格局,严重阻碍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非农化转移,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劳动力资源因此不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合理流动,实现优化组合。
  2.农业制度供给跌入陷阱。农业的核心制度缺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以小农为本位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阻碍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随着以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改革的深入,家庭分散经营表现出制度上的滞后性,一系列困扰农业经济的问题(如规模经营,农民增收,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一体化等问题)难以在封闭、凝固、分散的小生产经营体制框架内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农村的进一步繁荣,农业的进一步增收和农民的进一步致富遇到了障碍;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农村地权制度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与传统土地制度紧密相连的庞大机构——乡镇行政体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悖。
      二、政策建议
  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步伐,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平衡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消除二元结构,而要彻底消除二元结构,我们认为:
      (一)放手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中心环节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就业结构的调整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中心环节。农民只有获得能够提供稳定收入的就业岗位才能在城市稳定下来。从目前我国城市的就业结构和农民自身的素质来看,他们进入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会很少;而国有企业现在自身正面临着解决大量的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绝没有能力为数量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在这种情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股票成交量的马尔可夫链分析与预测

  • 下一篇文章:浅谈市场经济的限度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分析及其政策建议”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分析及其政策建议”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有关FDI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理性思考...
  • ››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劳动量和产品价值的关系
  •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方法论初探
  • ››引进国外智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运用政治交易费用理论来研究国有企...
  • ››评析拉美国家社会政策调整
  • ››关于知识产权的正确认识
  • ››经济学发展简史
  • ››农民增收需打破制度障碍
  • ››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分析及其政策建...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