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下,唯一的办法是促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吸收剩余的劳动力。中小型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上有其优势:(1)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尤其是服务业中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够吸收较多的劳动力;(2)技术含量少,就业门槛较低,有利于吸收低文化技术水平的劳动力;(3)技术起点较低,投资需要较少,易于创办;(4)能够创造大量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反过来又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二)建立和完善与二元经济结构相关的配套制度,实现制度创新 (1)逐步取消现有的一切导致二元社会结构产生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分割的教育体系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从而清除了这些导致二元社会结构存在的人为因素的障碍,这就为城乡结构的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实现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3)改革现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建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土地流转制度,为农村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提供相应的制度平台。(4)改变人为的为工农产品定价的“剪刀差”思维倾向,加大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的力度,提高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村的发展建设提供硬件设施。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村的软件设施投资的力度。尤其是要加强资金投入,提供技术培训,加强教育,培养人才。实现要素的整合,使其更好地为农村发展服务,以尽快将农村的要素和产品市场纳入国家统一的大市场之中。 (三)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弥补城乡市场差异,增强农民的购买力 吴敬琏指出,解决二元结构关键是农民贫困、农业停滞和农村偏枯的“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的收入问题。目前,农民增收问题受到农业结构的影响,始终增长缓慢。因此,要切实促进农民增收,必须要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1)调整农村产品的结构,一方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产品由低质多量到高质适量的转化;另一方面要提高加工产品的比例,改变农业初级产品占多数的局面,适度地调整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比例。(2)调整农产品市场结构,逐步改变农产品市场中政府行政干预占主导的局面,实现农产品市场的市场化。增强农民自己主导并参与市场流通的积极性。加强创建新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构建连接农村小生产与全国大市场之间的桥梁和中介,减少市场风险,保护农民的利益。(3)调整农村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比例结构以及第二产业内部比例结构,改变农产品加工、运销等落后的局面,通过内涵和外延性的结构扩张,使农业形成结构层次多样,具有一定规模特点的现代农业结构。进而,通过产业扩张,也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上,从单纯的生产环节中分离出去。 (四)加强农民的教育问题,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 “教育是一个人获得现代性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通过教育灌输社会要求,提高个人认知水平,使农民认识、理解和掌握社会的规范,并内化为个人意识,这是培育农民现代意识的最直接的途径。要消除意识形态的二元结构,教育重点应放在下面几方面:(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培育求知意识。(2)加强WTO知识教育,培育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3)加强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培育市场意识。 (五)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我国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我国承受着数量越来越多而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压力,而城市吸纳能力有限,因此,必须重新审定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方针与发展道路。我们认为,我国城市化模式应采取城乡结合、上下结合、大中小结合的多途径综合模式。所谓“城乡结合”,即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既不能仅仅是职业非农化的乡村就地转移,也不可能是全部依赖城市来吸收的异地转移,而应从城乡两方面共同努力,把“离土不离乡”与“离土又离乡”结合起来,在条件成熟时,将“离土不离乡”的人口转化为“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上下结合”是城市建设投资和发展动力上,把自上而下的国家投资与自下而上的地方投资、集体投资、外资和个人投资等结合起来。“大中小结合”是指在城市规模等级上,要发挥各级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作用,不能把发展大中城市和发展小城镇对立起来。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和作用机制是市场化机制,既通过市场的引导,通过产业的积聚和扩散功能来实现。在上述各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加强引导,把城市化的立足点在于国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三、结语 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是处于一个系统之中,在这个系统中与其他事物相互作用而得以存在,由于作用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有其独特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有其形成的特殊原因,我们只有找准了其形成的原因,才能够更好地寻找其对策,才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作者简介】铁重远(1982—),男,上海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