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种抽象,“模型人”的功能不是阐述一个具体个人的行为,而是人们一般行为的主要原则。 像任何社会科学一样,人口学依靠关于人们通过行为引起人口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具体假设。模型人概念构成一套基本假设,对于理解人类行为,特别是迁移行为具有意义。模型人假设涉及人类行为中精神力量的作用,决策中动机和理性的重要性,个人的社会嵌入,个人发展中的时间依赖等等。在考察人口行为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注意,行动者在唯意志论和决定论的连续体中所处的位置。唯意志论的“模型人”概念首先强调人的内在的方面,如个人动机、内在的反应和创造力;决定论的“模型人”概念认为外在的和内在的动力影响人们的行为,这些动力通常按照环境的限制和内在的驱动分别定义[6]。 2.2理性概念和构成 在社会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理性被作为解释、理解和预测行为结果的准则。理性的要素一般被假定为构成行为,特别是决策的基础。尽管如此,理性仍是一个含糊的概念。在科学研究和日常世界中,理性的概念是有差别的。依据应用的领域,理性具有描述的、规范的和规定的内涵意义,如在决策领域,理性有时指选择的过程,有时指选择本身[7]。相应地,理性可以分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或从广义上讲,有过程理性、有限理性、背景理性和表达理性等等。社会科学中如此多的理性观点,问题是:理性行为意味着什么?,或更具体地说,理性选择意味着什么?有这么多的理性概念,哪种理性概念更好地用于理解人口行为,以及它的局限是什么。 不同理性概念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它在分析人类行为中的手段与目的时,处于中心位置。本文重点阐述以下被用于分析人口行为的四个理性概念。 第一,实质理性:理性行为的基础。实质理性,或者叫工具理性,是社会科学中运用最广泛的概念。实质理性指在给定的条件和限制下,以最优的方式完成既定的目标的行为[8]。实质理性概念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最大程度地被运用,同样在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理性选择社会学中被运用。在实质理性的决策探讨中,理性人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者,他对可利用的手段及其后果有清醒的认识,并有能力按照偏好顺序评价它们(偏好次序对于决策问题来说,通常被假定是稳定的、一致的、精确的和外生的)。 第二,有限理性和背景理性。理性行为只能在决策背景中,按照目标、机会和限制来评价。这些条件和限制可能是客观的环境特征,可能是被知觉的特征,也可能是决策者本身的特征。类似地,目标可能是行动者的目标,社会系统的目标或者观察者赋予的目标[9]。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真实世界的客观抉择与决策者所考虑的是否一致,观察者从以完成的行为中推断的偏好与推动行动者行动的意图时候一致,特别是在复杂情形下,真实的环境与行动者感知的环境可能有相当大的差距。 第三,过程理性。如果我们接受有限理性这个命题,承认真实世界与决策者感知的世界有差距,那么选择理论必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考所选择实质内容,二是形成行动者对于决策问题的主观描述的过程。换句话说,理论必须解释现实的特殊方面,而不是其它方面,如何引起决策者的注意。偏好的形成和次序如何显现,推理过程如何运用于引出如此描述的后果。过程理性指形成行动者对于决策问题的主观描述的过程。过程理性的引入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它为决策和行为引进了动态的观点。二是过程理性把选择嵌入到更广阔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中。三是涉及研究和分析方法的转变。 第四,表达理性。表达理性与过程理性一样具有动态的特征。过程理性关注形成和改变决策者的手段-目的框架的过程,如果说过程理性更多关注手段的话,表达理性则更多关注目的,在表达理性的观点中,目标本身成为评价和选择的主题。 2.3小结 为了更好地解释和理解人口迁移,我们需要理解迁移行为的性质,因此,采用微观的视角是最恰当的方法,因为这种观点把个人行为看作是理解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工具。根据上述,本文假定个人迁移是自由决定的和理性的,迁移者理性遵循上述理性原则。为了分析的方便,本文只分析自愿迁移,而不考虑受强制的迁移。 3.迁移行为的发端:选择 作为理解人口行为的一般方法,选择不只是探讨决策概念,我们从涉及模型人、相互紧密联系和部分重叠的四个方面阐述选择概念。一是宽泛的理性概念的应用;二是在更宽泛的认知视角中探讨选择所处的位置,而认知观点探讨人口行为中信息和认知的作用;三是在结构化信息的社会背景中选择决策的状况;四是选择的观点适用于特殊的人口领域。在这个概念模型中,信息提供了综合效力。认知计划的概念作为个人思考和精神上构建的信息,进入决策过程,并将信息、选择和行为联系起来。李 [10] 认为,迁移不可能不具有选择性,选择的种类各不相同,对某些迁移流讲是积极的,对另一些则是消极的,把迁移者归在一起,选择往往具有双向性。 3.1信息在选择和背景中的作用 信息可以被定义为存在的和传送的知识。信息作为一个解释概念,整合各种与选择、背景和发展相联系的观点。使用这样的中层理论概念引出了许多问题:信息包含什么内容,信息的内容,我们如何理解影响人们知觉和行为的信息,在注意、选择、加工和自制信息过程中,哪种认知被包含在其中等等。阐述信息概念,目的是为解释构成概念框架的各种要素和过程提供一个共同的根基。这样一来,信息概念不仅保证分析框架内某种程度的协调一致,而且在更高层次上,作为整合各种行为科学的一种手段。大多数决策理论的不足是他们忽视了思考是如何产生的这样一个问题,另外,许多选择理论的弱点是采用静态的观点,忽视了个人思考是不断变化的问题。 信息概念应当包括情感成分,然而,许多理论倾向淡化或忽视情感的作用。如果情感被看作行为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那么概念框架就应当整合情感因素,因此,从过程理性考虑,情感是决策的一个内在因素。另外,认知计划(cognitive schemes)也应被纳入分析中。 迁移决策受到两种基本信息的影响,一是信息不能用钱购买,而与时间相关,如在“目前行动的未来后果”的决策模型中,未来向量和未来效用函数。二是在迁移决策中可以用钱买到的信息,这种信息与“精神映像”(mental map)和“意识空间”(awareness space)紧密相连。有研究表明,朋友、亲属、市场、大众媒体和政府是迁移选择的主要信息来源[11]。经济学家用不完全信息、信息不对称、风险厌恶、不确定性等概念研究迁移选择。 凯兹和斯达克[12]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迁移的影响,信息不对称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上改变迁移人口的分布,并会降低迁移者的技能水平,恢复信息对称的办法对迁移模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阔克和莱兰德[13]用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模型研究发展中国家“脑流失”现象,发现本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将驱使本国优秀的毕业生到国外留学深造,但是当这些优秀的毕业生在国外完成学业时,本国的劳动力市场又不能够吸引其中最优秀的群体归国,本国所需要的优秀毕业生群体绝大部分就因此而流失了。迁移行为不仅是理性的,也受到情感的影响。“决策的冲突模型”强调迁移决策过程中情感构成成分的意义,把紧张作为决策冲突的源泉,把生理和心理的紧张和社会症状归因于预知的由决策导致的预期损失[14]。 3.2动机 如果我们研究的目标是理解人口迁移行为,那么,我们必须对动机的内容、结构和起源做具体的说明。根据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经验研究,动机的内容概括为:身体福利(如良好的健康状况等);物质福利;安全;归属(如爱、亲密等);社会地位(如社会赞同、威望等);权利;自我尊重;内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