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经济学理论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几个问题      ★★★ 【字体: 】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几个问题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51:52   点击数:[]    

专业化协作妨碍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另方面,不能把场内分工多少作为工场手工业的标志。

恐怕最重要的还是看一个资本雇佣下的劳动者的数量。这需要具体分析。例如采矿业,史料记载,动辄几千人、数万人。若说一个矿场上,几千人几万人都有人给他们发工资,那是不可想象的。他们很可能是小生产者或从事副业的农民,矿商或冶坊主收购其矿砂而已。煤矿例外,因一般需开竖井,金属矿则多是挖窿或采散砂。又如冶铁业,常有“每炉聚集二三百人”,“一炉多至五七百人”的记载。哪会有那么大的资本家?这是把采矿、烧炭、运输的人夫都算进去了。矿砂和炭,很可能是向小生产者收购,运输可能是按件向个体劳动者付运价。一个冶铁炉,所需不过50人,这也够成为工场手工业了,但在铜、银、铅等冶炼上则未必。四川井盐业是工场手工业中规模最大的。但它用工最多的是“担盐之夫”、“盐船之夫”,其次是“挑水(卤)之夫”。前两种都可用按件或按程计价的办法解决;担水夫则史料有记载,都是临时工。一套井灶所雇用的固定工人大约不超过100人。富荣盐场头号资本家族王三畏堂雇用的固定工人共1,200余人,二号资本家族李四友堂三大灶共雇用固定工人500余人。这恐怕是当时最大的工场手工业主了。
结 论

本世纪初,曾有一种理论,认为中国的资本主义是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作用下产生的,即所谓外铄论或移植论。最初,这是因为,在《资本论》介绍到中国以前,人们并不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含义,而以为资本主义就是那些有高大烟囱和机器隆隆作响的工厂。这样,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就只能在精神上去找原因了。其后,人们了解到资本主义三阶段的历史,但是,中国并没有一个象西欧那样长达二、三百年的工场手工业阶段。因而,外铄论又助长了否定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错误论断,成为中国托洛茨基主义的一个理论根据。

1936年,吕振羽同志在所著《中国政治思想史》中首次提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工场手工业的原始形态)的概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中讨论到这个问题。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明确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经过五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和经济学界的努力,这个问题应当说已基本解决了。

历史上有移植的资本主义。《资本论》第一卷有一章《现代殖民理论》讲的就是这个。当时,欧洲殖民主义者要把机器、生活资料连同工人一起运到澳洲或美洲,才能建立工厂。而到那里后最大的苦恼是找不到工人,甚至带去的工人也离开工厂,去做拥有自己土地的独立农民去了。“这里说的是真正的殖民地,即自由移民所开拓的处女地。”

但中国不是这样一块“反抗资本迁入”的处女地。当西方侵略者来到中国时,他们遇到的是现成的工人,包括技术高超的熟炼工人。事实上,第一家外资工厂,即1845年广州的柯拜船坞,就是收买原来中国手工船厂的泥坞建立的。后来在上海建立的外资船厂也是这样,它们并通过行帮,利用中国技术工人,实行包工制。第一家洋务派的军工业,即1861年的安庆内军械所,也是在工场手工业的基础上建立的。第一家民族资本的近代工业,即上海发昌机器厂,原来也是一家工场手工业,1869年采用车床,就变成机器工业了。无论外商、洋务派或民族资本家,当他们建立丝厂、棉纺织厂时,都毫无困难地找到女工。因为妇女离家进厂,已由资本主义萌芽铺平了道路,并于光绪初清政府的一场廷议中解决了。

然而,理论斗争并没有结束。二次世界大战前,在国外,曾流行一种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理论。这种理论,多是基于西方资产阶级的偏见,也有的是出于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误解。其结果,都是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中国的近代化,寄望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这种停滞论彻底破产了。但是,在六、七十年代,在国外,主要在美国,随着发展经济学的流行,又出现多种关于旧中国的“不发展经济学”。其中有些理论如“传统平衡”(Traditional equilibrium)的理论,“高度平衡制约”(High-level equilibrium trap)的理论,实际是停滞论的翻版。因“平衡”失去内部动力,中国经济的“起飞”或打破平衡,就只有依靠外国资本主义到来了。

这些理论,一般是只注意生产力,忽视生产关系的演变。但也启发我们,应当从生产力、积累与消费,以至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从计量分析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要有正确估计。我以为,过去是有些夸大了。总的看,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直到鸦片战争前仍是十分微弱的。农业和棉纺织业中缺乏资本主义萌芽,尤为致命伤。

近年来国外有一种理论,认为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是在不同地方几度出现,兔起鹘落,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并无直接关系。在中国,也有人认为,明清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后来中断了;近代工业的建立是另起炉灶,并不是萌芽的继承和发展。这可称为中断论。
本文开始时说过,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具有延续性和导向性,除非有不可抗力量,它不会夭折。在西欧,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和北欧低地国家某些城市的资本主义萌芽,后来衰落了。这是因为东西方贸易的航路改变了,或是因为荷兰的舰队败绩,为英国所代替。对于这些城市的工商业来说,这都是不可抗力量,因为这些城市的资本主义萌芽,本来是在海外贸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中国,如佛山的冶铁业,后来衰落了,那是因为广东的铁矿枯竭了。云南的铜矿业也是这样,至今不能恢复。再如陕西南部的木材采伐业,由于只伐不植,老林砍尽,并由于生态破坏,连同当地的药厂、纸厂,一起衰亡了。这都是不可抗力量。

我国的传统手工业,在鸦片战争后,受到帝国主义商品入侵的破坏,原来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同归于尽。但这一点,常是被夸大了。据我们考察,这种破坏,主要是在没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农民家庭手工业方面,尤其是手工棉纺业,而不是在独立手工业方面。有人考察了32个传统手工行业,鸦片战争后衰落的有7个,继续维持的有10个,发展并向机器工业过渡的有15个,另外还有新兴的手工行业1个。并且可以看出,在我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中,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大机器工业这一过程,同样是存在的,只是没有形成一个工场手工业时期而已。近代纱厂,是另起炉灶,面粉厂就不完全如此,机器厂大部分是继承来的,轮船业也有原来沙船业的资本。我们考察在清代前期已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十几个手工行业,它们在鸦片战争后,只有踹布和刨烟两业被外国商品所代替了,蓁都继续维持下来,并有9个向机器生产过渡,它们代表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流。

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不仅是研究历史,也是一场理论斗争。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作用不容否定,但绝不能夸大。当前,应当重视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的原因的研究,因为,这大半也就是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原因。

上一页  [1] [2] [3] [4]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概论•(一)

  • 下一篇文章:试论交换经济史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几个问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几个问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有关FDI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理性思考...
  • ››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劳动量和产品价值的关系
  •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方法论初探
  • ››引进国外智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运用政治交易费用理论来研究国有企...
  • ››评析拉美国家社会政策调整
  • ››关于知识产权的正确认识
  • ››经济学发展简史
  • ››农民增收需打破制度障碍
  • ››关于中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深度分...
  • ››关于中国传统意象美在三四十年代电...
  • ››关于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的探析
  •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是否是封闭式经济...
  • ››关于中国经济战略的思考
  •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趋势的三个判断
  • ››关于中国乡村工业发展的制度分析
  •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几个问题
  • ››关于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分期问题...
  • ››关于中国经济的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