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新经济学
   数位落差      ★★★ 【字体: 】  
数位落差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7 08:34:43   点击数:[]    

与成本。藉由绝对值与相对值之比较,可以提供研究主体在信息传播通信运用的概括印象,以了解在特定条件限制下数字落差的幅度。

电子化评估及电子化完备度(E-Assessment and E-Readiness)
上述数据量化的方式仅能作为衡量数字落差的参考,如因特网使用者人数或比例以及计算机拥有之数量等数据,并无法评估使用者对于信息传播科技的知识程度与使用技巧,为弥补此一不足,电子化评估及电子化完善程度的评量方式应运而生。
电子化评估主要针对许多数字落差研究报告所未呈现的议题,如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及信息科技使用的地点及场合等。至于以国家为主体之研究方式,对于认定一国之电子化完备度之计算方式更为复杂,采取统计分析及其它相关的方式,针对国家内有关建构信息经济及信息社会的完善程度加以研究了解。


 
四、 研究数字落差方法

数位落差并非可藉由单一的定义勾勒其全貌,而须视其国家或族群团体间使用信息通信科技之独特性后始得加以解读。由于数字落差所造成之不平衡的状况主要存在于国际与国内不同族群间,倘由此定义出发,可以分别由国际观点与国内观点来探讨数字落差之现象。

数字落差之国际观点(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从国际的观点来分析,国际数字落差可以定位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之人口族群在信息科技之分配与有效使用上所产生的实质性差距。因此,国际数字落差可以是两国之间、多国之间甚至地区与地区间之数字差距,而不单只是国与国间之比较。

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以及南北半球间之贫富差距、经济发展程度、外交政策等一直是传统国际关系研究的课题。在信息通信科技逐渐普及的今日,究竟国际数字落差之情形有多严重呢?吾人均了解国际间存在各种不平衡状态,然而要回答上述的问题并不难,下列几个数据资料可以给我们一些概括的观念,了解国际间之数字落差。

整个非洲大陆中目前仅有一千四百万条电话线,较美国纽约曼哈顿或日本东京为少;富有国家之人口总数仅占全球总人数的百分之十六,惟掌控了将近百分之九十因特网提供的服务;全世界所有的因特网使用者中,百分之六十居住于北美地区,其仅占全球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五;每两位美国民众即有一人使用因特网,而非洲地区的民众可以使用因特网的比例为二百五十分之一。

虽然数字落差的情形存在于已开发、开发中或低度开发国家间之情形十分普遍,然而即使在已开发国家间,亦存在有数字落差的情形。如欧洲瑞典家庭之因特网的连结率为百分之六十一,高居世界第一位,而中南美西班牙的家庭则仅拥有百分之二十之因特网连结率。

数字落差之国内观点(Domestic Perspective):
以国内观点来探究数字落差,其研究之主体一般为前述之人口统计学之变数如性别、年龄、种族、城乡差距等,来研究各族群间在数字落差间质与量之差距。

一般而言,多数国家中之各个不同之族群团体,于因特网的使用上均有增加,此为「量」的分析;惟各族群间对于信息通信科技应用程度之差距不降反升,此为「质」的分析观点。

如部份已开发国家,由于其信息通信科技基础建设如计算机之拥有率已趋近饱和,故其国内存有信息弱势团体在信息通信资源之使用上正逐渐拉近其与其它团体间之差距;惟倘进一步检视其数字落差内涵不难发现,即使少数族群已逐渐增加其在信息科技设备之使用,然而对于数字科技之资源以及其周边软件与技术之运用,仍仅有少数拥有各项知识与技术的人们可以使用,因此彼此间之数字落差并不因弱势团体拥有信息通信软硬件设备而有所缩减。


 

五、 数字落差的研究层级

数字落差之情形亦存在于不同层级之间,其中可概分为:

国家层级
在国家层级,数字落差可透过前述两种不同之评估衡量方法,以精确了解一个国家的电子化整备度,其中亦包括各项信息通信科技基础建设之评估。国际间各研究机构对于电子化整备度之衡量评估方式虽略有不同,惟多就电信连结度、信息科技发展、相关人力资源、信息电信基础建设以及社会与文化的基础建设之整体考量作为做为评估依据,系兼顾国家内信息通信科技「质」与「量」之研究方式。

企业层级
企业在个别产业不同价值链的分工上,对于电子化的程度有着不同的要求,极难以单一的标准来进行评估。简单来说,企业对于信息通信科技的运用着重于企业内部之电子化,即企业电子。其中包含企业本身的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建置、与上游原物料厂进行连结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及与顾客联系息息相关的顾客关系管理系统等,以协助企业进行资源规划与业务整合,藉以拓展商机与提高产品之附加价值。企业针对产业及企业内部需要之不同而导入电子化,而随着电子化导入程度及技术之不同,企业彼此间之数字落差也逐渐呈现。

个人层级
无论国家、企业或不同族群间其主要组成分子均为个人,而人与人之间亦有不同程度的数字落差,如对信息通信科技资源的拥有以及应用程度等。个人层级之数字落差分析方式通常以人口统计学之变量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及收入等作为分析的依据;而个人于企业间亦有因不同业务部门而导致对信息通信科技应用程度之差异。个人层级间之数字落差代表个人于数字化信息时代对于信息科技运用程度之不同,也代表个人于信息时代之竞争指数。

六、 国际间消弭数位落之努力

近年来随着信息通信科技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应起,「数字落差」已成为国际间关注的焦点,国际间各个组织亦纷纷成立数字落差的研究或执行机构。目前国际间公认对于消弭数字落差之努力最具规模者,应属由八大工业国(G8)于二○○○年所发起的数字机会工作小组(The Digital Opportunity Task Force, DOT Force)组织。此机构系由八大国高峰会所发起,成员包括欧盟、部份开发中国家、国际电信组织、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及多个联合国相关组织等,其主要的工作项目在于针对信息传播科技提供政策及法规架构意见,增进各国间之因特网联结及增加使用率,协助人员能力之建立,以及鼓励各国积极参与国际电子商务网络架构。

数字机会工作小组认为广义的数字落差可解释在社会既有的结构下使用信息通信科技资源之不平等情形,原因可区分为基础建设不足、使用成本过高、不适宜于弱势政策团体、电讯网络及服务缺乏效率、欠缺具区域特色服务之内容,以及无法自信息密切的活动中撷取经济与社会之利益等,而消弭数字落差的方式则有赖于政府、民间机构、非营利组织及社会团体、国际组织以及民众间之共同努力。

我国亦积极参与各项有关消弭数字落差之国际性组织与计划,其中与我国扩展国际空间关系十分密切之区域性国际合作组织中—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数字落差亦已成为一重要的议题,各会员体间亦透过各项合作计划,以期消弭不同会员体之数字差距。

我国体认数字落差对于亚太区域发展所造成之影响,为促进各会员体间之各项有关消弭数字落差合作与努力,于亚太经合会部长年会中提出「转化数字落差为数字机会」之议案。其主要内容为协助亚太经合会之开发中会员体提升电子商务应用层面之能力,以期缩短其与已开发会员体间之数字落差。具体执行内容则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各国执行面最具成效部份进行经验交流,由我国于去年(二○○一)在台北主办之电子商务应用层面研讨会议,讨论电子商务应用层面以及新经济发展趋势相关议题;第二阶段则由我国以及协调其它已开发会员体,派员至开发中会员体,按照个开发中会员体不同需要,提供咨询服务。

此外,亚太经合会为面对世界新经济所带来之挑战,以加强与会各国国内民众于二○一○年均能使用因特网服务为目标,于去年五月间召开人才能力建构北京提案(Beijing Initiative Human C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第一章:扑面而来的新经济浪潮

  • 下一篇文章:从新经济反思货币政策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数位落差”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数位落差”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第四章 资讯经济:新经济的产业支...
  • ››软件盗版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 ››宏观行为经济学和宏观经济行为
  • ››加入世贸与中国数字传媒的发展
  • ››网络经济的竞争原则
  • ››第五章 创新经营:新经济的核心
  • ››第七章 新经济时代的创业规则
  • ››新经济:新科技革命与全球化的结合...
  • ››农业大省扩大就业的路径选择及政策...
  • ››审慎对待当前的房地产热
  • ››数位落差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