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行业经济
   2005年消费形势分析及2006年预测      ★★★ 【字体: 】  
2005年消费形势分析及2006年预测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7-22 21:38:34   点击数:[]    

和中西部的消费
  
  我国新的个人所得税方案有望在2006年出台实施,对于扩大消费意义重大。首先,新的个人所得税将费用扣除标准由800元提高为1600元,大幅提高800元,有利于给工薪阶层减轻税收负担,增加消费。据计算,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7182元,按人均负担率1.91计算,城镇职工的人均负担消费支出为1143元/月,将扣除费用确定为1600元,使中低收入者保证基本支出得到满足后略有结余,这是顺应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费用支出加大的合理调整,而在此之前,工薪阶层在基本生活需要未得到满足前就需缴纳所得税,显然是不合理的,不利于扩大消费。
  
  其次,本次个人所得税规定全国统一的纳税标准,看似不合理,其实新的纳税规定有利于缩小地区收入差别,鼓励中西部落后地区居民扩大消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收入水平部差距较大,如果对高收入地区实行高起征点,低收入地区实行低起征点,反而将进一步加剧地区间的不平衡,这将与个税本来的调节意义背道而驰。目前,各地实行统一的纳税标准,对收入较低的西部地区将构成利好,中西部相当部分中低收入阶层将不必缴纳个人所得税,有利于提高货币购买能力,增加消费支出,进而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
  
  2006年消费增长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受高油价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汽车和住房消费仍将延续较为沉闷的增长,火爆局面不会再现。油价一涨再涨使老百姓对汽车消费望而生畏,酝酿之中的燃油税政策也对汽车消费有重大影响。一项调查表明,有45%左右的消费者因为油价上涨推迟或取消了个人轿车的购买计划,燃油税对80 %的消费者的购车行为有影响。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严格住房消费信贷的优惠贷款、提高首付比例等导致许多消费者采取观望态度,只有16%的消费者认为目前是购买住宅的适当时机。
  
  二是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单靠政策补贴作用有限。要彻底改善农民状况,一要确保农村倾斜发展政策的连续性,确立几年度计划和实现目标,力争农民收入迈台阶。二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尽快推出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措施,例如通过农低、城高的反向工业产品“剪刀差”来减轻农民负担,扩大消费。“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国家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我们期待新农村运动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总的看,2006年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初步预计,2006年将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8766.2亿元,同比增长13.0%,名义增长高于2005年0.2个百分点,考虑到2006年物价水平可能会比今年略有提高,因而消费实际增长约为11.3%,比2005年实际增幅降低0.6个百分点。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6027.5亿元,增长13.8%,农村完成消费品零售额22738亿元,增长11.4%,城市消费增速基本与2005年持平,农村消费增长加快0.3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差距由2005年的2.6个百分点进一步缩小为2.4 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农产品现代物流研究框架的试构建

  • 下一篇文章:关于国有产权改革的研究纲要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2005年消费形势分析及2006年预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2005年消费形势分析及2006年预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培育和发展水路运输市场
  • ››欧盟一体化进程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
  • ››在WTO架构下构筑中国汽车工业国家竞...
  • ››转基因植物商品化的前景展望
  • ››我国轿车消费市场分析
  • ››中国汽车及其附诸行业的简单分析
  • ››制造及其系统的创新与管理的发展
  • ››从汽车工业看日本的计划经济
  • ››家电产业过剩的分析-中国家电产业...
  • ››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原由及策略
  • ››2005年消费形势分析及2006年预测
  • ››2005高考作文汇编
  • ››2005全国卷II作文题:位置与价值
  • ››2005全国卷III作文题:忘记与铭记
  • ››2005年河北高考优秀作文:呼吸历史...
  • ››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雅俗共赏...
  • ››2005年黑龙江省高考优秀作文:向前...
  • ››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美丽的流...
  • ››2005年河北高考优秀作文:意料之外...
  • ››2005年河北高考优秀作文:随写而已...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