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
|||||
2005年消费形势分析及2006年预测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7-22 21:38:34 点击数:[] ![]() |
|||||
上年1.7个百分点 三、2006年消费运行政策环境分析和消费增长的基本预测 2006年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启动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国家大力提倡节约能耗、减少污染、建设和谐社会,让老百姓最大限度分享经济快速增长成果的年份,在大力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更多地围绕消费需求发展经济等政策取向的引导下,2006年消费需求仍将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1、“十一五”规划对扩大消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有三个重要“看点”:一是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关于积极扩大内需,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三是关于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上述三方面看似相互独立,其实均围绕着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降低投资率和提高消费率、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样一个中心点。 当一国经济度过初级发展阶段,进入中高级发展阶段后,消费对生产有强大的拉动作用,我国要实现在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必须转变以增加投资为主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充分挖掘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形成围绕消费需求发展经济的良性增长格局。“十一五”规划还提出,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十一五”规划中的相关内容对于2006年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2、日趋完善的公共财政制度有利于消费的增长 2006年国家将继续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和国债投资将更多地投向社会保障、更多地投向社会公益事业、更多地投向转移支付,用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完善社会保障和加大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等方面,财政支出转向公共服务支出,对于提高城市低收入者和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消费预期有积极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低保和特困户救助工作稳步推进,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河北、陕西、吉林12个省市已开始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国家还提出了“十一五”社保覆盖东部发达地区农村的目标。多年来,国债资金和财政资金大量投入在工业、企业等基本建设上,公共财政制度和与此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扩大消费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3、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增长,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的支付能力增强 2005年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长5.0%,增幅高于上年同期,农业生产的较快增长,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1-3季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1.5%,增速在去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又加快了0.1个百分点。从目前看,由于国家支持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措施不断加大,而且农业丰收已成定局,虽然粮食价格不会大幅上涨,但是国家继续实施最低限价保护性收购政策,因而农产品价格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农业生产表现出增产增收的局面,1-3季度农民出售农产品现金收入人均1131元,同比增长18.1%。此外,在各方努力下,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问题,也得到较好的解决,农民务工收入呈现较快增长,1-3季度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793元,同比增长16.1%。 总体看,2005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增长6%左右,农民收入连续两年呈现较快增长,对于改变农民收入预期,调整消费格局和更新消费观念有重要作用。目前,农村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已由沿海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内陆地区。当前我国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城乡接合部商业网点快速增长,郊区农村受到大城市的工业经济辐射影响大,城市化步伐迈的较大,因而农民收入增长超过城市,消费需求也呈现旺盛增长态势。 4、城市居民收入结构性微调,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将呈现增加趋势 收入差距急剧扩大是困扰城市消费的根源之一。为了维护低收入阶层的利益、缩小收入差别,2005年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失业人员补贴等政策措施,今年1-3季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8%,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当年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将刺激下一年消费的快速增长。2006年将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在收入政策上向低收入者倾斜,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状况不断得以改善,生活消费支出将相应扩大。此外,2006年工资调整方案将出台,涉及到城市人口的很大一部分,这部分人收入增加对消费的贡献不可估量。 5、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趋于合理,即期消费有望扩大 90年代中后期多项涉及到个人医疗、住房、教育和养老等福利制度改革,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即期消费需求增长。随着我国财力不断增长、财政支出从发展生产转向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和完善各项改革制度,以建立公平、合理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出台了严厉的制止教育高收费、乱收费的措施,一些家庭在教育支出上的负担得到缓解。有关部门对医疗制度改革进行重新思考,提出了医、药分开和建立低收费国家医院的设想,以解决老百姓看不起病的问题。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人性化设计,使居民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即期消费支出将不断增加。 6、个税扣除费用由800元提高至1600元且实行全国统一标准,将刺激中低收入群体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