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难易。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如何呢?总得看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较低。 从结构分析角度看,一国和一个企业的经济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四大要素:资本、技术、人才、体制,资本雄厚、技术先进、人才济济、体制完善,竞争力就强,反之,则反是。从资本看,我国还是一个比较穷的国家,2001年人均GDP刚刚达到1000美元,而发达国家这一指标在2万美元以上;从技术看,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在3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70%以上,我国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2000年为1%,低于发达国家2.3%的水平,我国许多尖端技术和重大核心技术的开发能力不强,多数行业的关键技术和装备依赖进口,化工医药产品大部分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计算机芯片几乎全依赖进口,因此有的国外专家讽刺我们,我们不给你们出口芯片,你们连一台计算机也造不出来,不少高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依赖进口,高技术品种钢每年需进口700—800万吨,高档合成树脂自给率不足50%,不锈钢80%要靠进口。中国自己生产700万吨塑料(折合乙烯), 而家用电器需要的塑料要进口800万吨。另外,随着国外对我国产品设置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出口商品受到严格环保标准的限制,出口商品的生产过程和方法也将受到环保限制),绿色生产技术不足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从人才看,前面谈过我国高素质人才的比重本来就不高,加之受国外有关单位薪金、发展机遇等方面的诱惑,每年都有大量人才外流,出国热热度不减,1997年半数以上的我国留学生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计划留在美国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突破27万,只有9 万余人学成回国。1996年派出国的留学人数为20905人,而毕业回国的仅6570人;从体制看,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政府职能错位等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看我们的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突出的表现就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差,最终体现在中国制造产品上(MADE IN CHINA),就是产品科技含量低、性能差、花色品种少、价格高等等。(我国制造业规模只有美国的1/5,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1/25,1999年全球汽车产量为5072万辆,美国1303万辆,日本990万辆,中国只有183万辆,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一汽集团2000年经营收入只有560亿人民币,只相当于美国通用公司的2.1%,我国汽车与国外的汽车相比表现是一高一低一少,高价格,一般是国外同档次汽车的两倍,质量低,在首次故障里程、蚝油量、车重、智能化等指标都劣于国外同档次车,花色品种少,大部分是引进车型,自主开发的品种少)。我们就是在先进国家在很多方面占先、压着你、挤着你、打着你的情况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真正是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这还不止,现在的情形不仅是不进则退,而是进慢了,也等于退, 三、中央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 党中央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针对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主要内容是: 1、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通过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为此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并以此改造传统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继续发展基础设施,全面发展服务业。重点谈谈服务业,服务业包括四个方面:产业服务业、企业服务业、家庭服务业、个人服务业。这四种服务业在我国有巨大的潜在需要。例如产业服务业需求就很大,那些从石化产业中剥离出来而上市的生产型石化企业,需要有专门为其服务的企业,而那些在重组中分离出来的石化续存公司,恰恰是具有专门为生产型石化企业服务的功能,因而石化产业的产业服务要求,为石化服务业创造了极大的就业机会。又例如,企业有着咨询、培训等方面的巨大服务需求,会创造很大的就业机会。再例如,家庭需要有健康服务、日常家庭生活服务、家庭教育服务等需求,个人需要有工作性服务及生活服务需求等,这些都创造了很大的就业机会。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服务业,以服务业的充分发展,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就业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从我国从实际出发,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我国有庞大的传统工业,相当一部分具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我们应当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使传统产业尽快提高水平,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处理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既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又要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发展虚拟经济要为促进实体经济服务,并防止脱离实体经济过度发展虚拟经济。 2、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是我国的两大基本国策,实施以来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是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制定和完善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优先发展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以体制创新推进科技创新。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建立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创新规律的新型科技管理体制。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知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企业成为科研开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形成一套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及人才汇集机制。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质量。实施人才战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力吸引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以及长期粗放经营,我们必须在收入水平较低、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要下大力气解决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后的高收入阶段才面临的资源和生态问题。过去粗放经营,伴随高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以及不顾生态和环境的发展路子已难以为继,今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保持低生育率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发展节水工业、节水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战略资源储备。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国家和全社会都要加大投入,持之以恒地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强化城乡环境污染治理。发展环保产业,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健全环境、气象和防灾减灾监测体系。 3、协调城乡关系,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4、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不是单纯的思路问题,更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无论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是两大战略的实施,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