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1):1~9。 [69]马世骏等.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A].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8。 [70]木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观点介绍[J]. 经济体制改革,1998,(4):125~130。 [71]牛文元.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1996,(4):293~299。 [72]牛文元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解析[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0~101。 [73]牛文元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79~382。 [74]萨乌什金著,毛汉英等译.经济地理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00 ̄101。 [75]施琳. 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从西方发展经济学到中国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104~108。 [76]石玉林.依靠本国资源养活16亿人口[A].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3~17。 [77]斯大林.斯大林全集[C].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5~46。 [78]孙桂兰等.生态农业技术导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1~2。 [79]孙颔等.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5~147。 [80]孙鸿良.论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原理及其主要技术[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3):3~8。 [81]孙鸿烈.充分利用我国各类国土资源, 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M].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26~130。 [82]田淑慧.生态农业与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J].人文杂志,1997,(5):44~47。 [83]佟屏亚.中国的高产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J].作物杂志,1997,(4):12~15。 [84]汪卫民.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J].环境导报, 1998,(2):5~8。 [85]王贵宸等.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2,(3):1~8。 [86]王宏广.论要素组合理论指导农业现代化[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1):1~6。 [87]王宏广.“生态农业”是不是未来农业的模式[J]. 农经理论研究,1992,(1):5~8。 [88]王宏广.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障碍、规律、对策与困惑[Z].全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参考资料,1992,(17):1~13。 [89]王宏广.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胡涛等.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148~160。 [90]王建武等.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J]. 开发研究,1995,(6):39~40。 [91]王建武等.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续)[J].开发研究,1996,(1):46~48。 [92]王如松等.现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研究[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0~31。 [93]王正平等.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J]. 科技导报,1993,(9):46~48。 [94]吴天然.中国农村工业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10~112,449~450。 [95]武丽石等.试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农业经济,1997,(10):14~16。 [96]夏英.贫困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 ~104。 [97]辛德惠.对我国粮食问题与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的思考.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54~60。 [98]邢廷铣.农牧结合种植模式及其发展战略[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1):46~49。 [99]熊贤良.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国的经济发展[J]. 南开经济研究,1995,(4):46~50,60 [100]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1。 [101]杨吾扬.区位论原理——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250~252。 [102]杨永华.论中国发展经济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2):7~12。 [103]叶谦吉.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49。 [104]于建国.二元经济与资源配置[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4):17~27。 [105]于秀波.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研究[D].中国科学院博士论文,1999,17~18。 [106]俞忠英.论中国的二极经济及其影响——兼论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与中国的经济发展[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4,(2 ):21~26。 [107]袁从等.持续农业是生态农业的继续与发展[J].生态学杂志,1993,(2):13~15。 [108]张法瑞等.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J].1997(7):33~37。 [109]张建民.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J].经济学家,1998,(2):105~111。 [110]张克俊.可持续农业探讨[J].经济问题,1995,(11):18~19。 [111]张陆彪等.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主题[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5):18~21。 [112]张壬午.论具有中国特点的生态农业——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替代农业的比较[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5):37~39。 [113]张卫建等. 农牧结合在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中的作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4):9~13。 [114]赵文昌.农业宏观调控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6。 [11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等主编.马世骏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95,2,290,296。 [116]周立三等.中国农业地理和土地利用的近期研究[J].地理学报,1990,(2):146~153。 [117]朱丕荣.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J].改革与理论,1996,(12):27~30。 [118]朱泽.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J].战略与管理,1996,(4):28~36。 [119]朱泽.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我国农业政策的对应[J].战略与管理,1998,(1):26~34。 [120]邹农俭.城镇乡三元结构及其协调发展.何康等主编.中国农村改革十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05。 上一页 [1] [2] [3] [4] [5] [6]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