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大,两极分化明显。 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在其一份研究报告中说,中国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在1995年时为2.5倍,到2003年时扩大至3.23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获得的各种转移支付和补贴等,实际的收入差距则约达5倍。 他说:“中国已从收入比较平等的国家,迅速成为收入不平等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 城乡差距不仅使众多的农业人口沦为贫困群体,同时也使城镇居民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十五”期间,全国GDP年均增长8.6%,但在工业领域,高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步伐却十分缓慢,就业增长率仅为0.7%,2004年甚至首次出现负增长。 观察家们说,在中国的城镇和农村,已同时出现“穷人”阶层。 迅速扩大的贫富差距有可能危及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据统计测算,“十五”期间中国各类社会案件数量急速上升,诉讼金额占GDP的7%左右。1986年以来,中国治安案件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10%。 针对严峻的形势,中国在“十五”后期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3月面对数百名中外记者,还曾援引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穷人的经济学”理论,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注脚解读。胡鞍钢说:“这将是十一五规划的基本理念之一。”(完)(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