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交流中体味者生命的价值,丰富着人生的意义。泰勒先生去世后,1851年,穆勒与哈迪结婚。1857年哈迪去世于法国阿维尼翁并葬于此。此后穆勒长期生活在阿维尼翁直到去世。 哈迪给予穆勒的,决不仅仅是情感的慰籍。在穆勒看来,哈迪不仅是他思想上的同行者,甚至是他思想的启迪者。认识哈迪后,“我的思想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比以前有进步,懂得更多事物,过去懂的东西,现在理解得更透彻”⑾。认识哈迪前,穆勒的理论偏重于思辩而对现实的关照不足,正视在哈迪的影响下,穆勒此后的著作具有了明显的现实性。“人们认为我的著作比大多数同样善于大量概括的思想家的著作有较多的实用性,因而我常常受到称赞,其实我应得的称赞只有一部分。那些被称赞的有实用性的著作不是我一个人思考的产物,而是两人合作的结果,其中一个人对当前事物的判断和认识是非常切于实际的,对预测遥远未来是高瞻远瞩和大胆无畏的。”⑿ (六)成就和评价 自1824年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后,穆勒就走上了学术研究之路。1936年,穆勒担任急进派刊物《伦敦和威斯敏斯特评论》主编并成为主要撰稿人。穆勒1843年的《逻辑学体系》一书长期以来一直是这一课题的主要著作;1848年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被奉为经济理论的圣经,政治经济学必读的教科书,一直到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问世其垄断地位才被取代;1859年的《论自由》一书迄今还是关于人类权利的经典著作; 1863年的《功利主义》是功利主义学派最好的代表作之一。穆勒的其他重要著作还有:《论政治经济学中几个未解决的问题》(1844年)、《论述和讨论》四卷(1859——1875年)、《代议政治论》(1861年)、《汉密尔顿哲学探讨》(1865年)、《孔德与实证哲学》(1865年)、《在圣安德鲁大学的就职演说》(1867年)、《英格兰和爱尔兰》(1868年)、《论妇女的从属地位》(1869年)、《自传》等等。 对穆勒对人类思想文化的卓越贡献,思想家们给于了高度的评价。 “自从穆勒去世后过去的五十年中,还没有出现一位学者,对同代人的思想的影响有象他那样深远。……对于变革,除了达尔文外,他比任何其他思想家发挥了更大的影响。……没有人能怀疑,穆勒提高了与他同时一代人的精神境界,这是同代人中没有其他人能做到的。”⒀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在学术界享有的持久地位,稳如磐石,能做到这一点的科学著作为数甚少。固然,亚当·斯密更具有启发性,马尔萨斯更富于独创性,李嘉图更有条理性,可事实依然是,穆勒知道如何总结这三个人的发现,知道如何把这些发现首尾一致地联结在一起,使普通人对其有所了解。他的伟大不在于为后人发现了真理,而在于充分表达出了当时人们所信赖的那些真理。……不管整个经济理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穆勒的著作都将永远具有不朽的重要意义。”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