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宏观经济就是政治。每一项政策出台,都会引起经济学人的评头论足——如果言论比较宽松的话——或者批判,或者拥护。但是,温家宝总理提出“从明年开始,中国将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学杂费”,却让所有流派的经济学人都点头称是。 这个政策一出,评论是完全一边倒的,没有人爆出偏偏和大众舆论过不去的一鸣惊人言论。我想了又想,觉得这的确是一个可以令不同流派的经济学人都俯首称是的政策。这再一次说明,尽管大家的理论相左,但是,还是有共同之处存在的。 比如,完全计划经济的人士会认为总理的这个承诺,是对完全市场经济体制狂潮之下的教育产业化的一击,是完全正确的决定,说明政府已经认识到完全市场经济的理念是错误的,不足取的,说明政府认识到计划经济是有用的、不开放弃的。结合前期医疗改革方向的转折可以说明,政府的改革目标已经逐步明确了,正在向着正确的道路上迈进。因此,我们应该为完全计划经济正名,丢掉强加在计划经济头上的不实之词。应该为温总理的这个承诺叫好,而且提出政府还要在其它方面比如城市贫民问题上继续推出类似政策。 但是,完全市场经济的鼓吹者会反驳说,这是市场体制之下的计划。“市场经济为主导,其中,在市场经济中也存在计划现象,但这是市场中的计划,是对市场规律的把握与利用的计划。那不是计划经济”。这只是“非市场”的手段,并不是计划经济回潮,计划经济的任何残余都是要被彻底铲除的,不要高兴得太早了。而且总理的这个承诺恰恰是“由于市场经济使社会财力得到增强,政府的力量也变得强大了,所以社会与政府也能够有较多的条件去以非经济、非市场的方式去办一些事情,比如搞社会保障的事情,搞更强大的国防,搞退耕还林,搞环境治理等等。这体现了一种进步,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带给社会的好处。”因此,我们也应该为总理的这个决定叫好,应该继续大力推进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以便将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好政策得以出台。 而像我等中间派人士则更是赞不绝口:这个政策出台,说明政府没有放弃在关乎国家民族安全领域的国家干预,没有放弃在民众的必要需求领域的严格计划,说明政府知道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应该也都可以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取解决的。这正是需求两分法对市场和计划两种经济手段各有其用的认识。说明政府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彼此不分。因此,这个教育免费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决策。今后要继续推进和强化政府在必要需求领域的控制和干预程度,纠正在不当领域推行的完全市场经济政策,让国民人人得以有一个起码的社会保障,以便在一个公平的起点上发挥各自的才能。 然而,这种平常各执一词的各个流派现在可以众口一词地称道同一个政策,怕是表面上口头上的,同一个叫好声中掩藏着不同的心态。而真正从心底为这个政策感到高兴的恐怕只有中间派人士了。完全计划经济派在叫好之余其实心中知道,中国前进的方向是不可能转回到已经过去的那个年代了,中国不可能在一般非必要商品领域也像对待基础教育这样实现计划管理了,类似古巴当前从日用品到教育医疗统统国家包办的经济模式是不可能在中国重现了。因此赞许之下充满着对完全计划经济不能能卷土重来的无奈和忧郁。 而完全市场经济派也担心类似这种政策出台越多,会对完全市场经济体制造成重大的冲击,因为重要的基础的民众必要需求的领域都被国家严格控制了,留给市场经济的地盘只有敲边鼓的份儿了,以至于辛辛苦苦鼓吹而建立的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体不成体制不成制了。因此赞许声中饱含着对完全市场化前景的不尽担忧。 极左极右两派的实质是一样的,就像有人指出的那样,前者极易导致权钱勾结的权贵统治,让公有变为虚有;而后者则是赤裸裸地为资本家阶级服务。而当年洛克菲勒号召资本家到政府里去的口号,又无疑最终使得右派也演化为“左”派,不开避免地归为权贵一体化。 我们应该可以感觉到,如果让政府出面表态而非我等瞎猜乱想,政府应该不会给出个要么极左要么极右的政策走向解释,故而中间派胜算较大,是真正从心底为此政策叫好的。 你怎么评价温总理的这个政策?左中右三个我都分析了,你莫非是第四流派?(左右和中间除外,怕只有向后了。^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