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在有关经济增长方面,人们普遍持有的观点是,生活水平的提高本身是件好事,但对此无休止的追求往往会有损道德。......过了一个层面,对更多财富的追求可能是无用的,并且会削弱道德,尤其是它会成为其他人和未来几代人的负担的时候。对于这一观点的大部分内容哈弗大学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将无庸置疑地持同意态度,但他并不认同物质利益与道德代价之间永远是势不两立的。他的新著“经济增长的道德后果”以详实的历史资料解释了亚当.斯密在18世纪提出、但后来被人忽视的观点。......弗里德曼认为,有关经济增长的传统思维太狭隘了:忽视了它的道德和政治利益。“生活水平提高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给人生活带来的具体改善,而且在于它如何塑造人们的社会、政治和道德观。”历史表明,财富的增长使人们更宽容,更趋向和平解决争端,更愿意支持民主。经济停滞和衰退往往与不宽容、种族冲突和独裁统治息息相关。...... 这些论述已经很清楚的表明,道德因素也许在经济学中近一段时间被忽略了,好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也许物质利益与道德代价之间存在动态均衡的状态,历史已经说明这点了,未来会怎么样呢? 2005-11-30 二、家庭企业政府的博弈---企业恒等式分析-3 1、 2005-09-21投稿的企业恒等式分析一文,耗费时间较长,花费心思较多,也征求了部分好友的建议......是自然经济论投稿前的问路石,我感觉经济学家网站还是给了我持续投稿的机会...... 在本文中对我国医改有过肤浅的分析和建议:医改现阶段核心应是医疗机构(医院、乡镇卫生院、诊所等),惠及的是广大人民;对企业安全管理创新也有过初步的论述;对科技创新也有简单的介绍;同时明确指出经济理论不仅具有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中描述的具有经济理论丛林的特征,同时还具有经济理论随机的特征......这些有没有实践价值呢?看看现实吧...... 20025-11-15 2、 本文的一个观点:在企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自企业发展管理动态均衡的现实需要看,才智的发展基本由这三类创新构成: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收购创新,严格一点,才智的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收购创新+其他。其他的含义就现在而言这些处在隐性作用的因素如民族历史沉淀、科学文化知识积累程度、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程度、国家社会经济环境、国际环境、自然环境等,这些因素是企业离不开的,但又是企业难以控制的,不是企业层面分析解决的问题,不宜展开论述,但企业恒等式分析中企业发展管理的隐性因素如民族历史沉淀、科学文化知识积累程度、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程度长期看其分析价值不容低估!这些东西的传承、创新发展靠得是言传身教、社会洗礼和教育。对隐性因素的关注,是长期企业发展管理的需要,是企业跨国经营战略不得不考虑的因素。跨越企业界面,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看:民族沉淀、科学文化知识积累程度、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程度这些因素不但呈显性因素,而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可见言传身教、社会洗礼和教育是何等重要! 3、 2005年11月20日参考消息第六版西班牙国家报:走向知识社会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实际上,今天,我们已经越来越多地依靠人类智慧和科学技术来解决问题。这将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并促进民主的繁荣。(评:然而当代却有个别国家无视历史......想用金钱在联合国买所谓民主的席位,地球村人类的眼睛是雪亮的......地球村人类的民主才是真正的大民主!只强调本国国民的民主、而损害他国国民的民主、对他国进行所谓民主的专政,在地球村层面讲,不是真正的民主......)......世界各国必须加大对教育和科研(评:也许科技创新准确些)的投资,并促进信息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命运取决于对教育的投资情况。那些对知识、教育和尖端科学研究缺乏必要投资的国家,前途也将是渺茫的...... 也许这些论述,在一个侧面验证了本文的这一分析结论吧。 三、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解读《自然经济论》(一)-5 1、 “福娃”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燕赵都市报2005年11月12日第11版2008福临北京专版中,介绍福娃的设计首创中这样描述:福娃的创作是首次把动物和人结合起来(实际上美人鱼的传说已很久很久了),强调了以人为本、人与动物、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在创作思路上是全新的。...... 无疑这种创意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中国人民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向往人类和平的美好愿望。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这样说:“这组吉祥物触动了我的心,我相信,福娃也必将触动世界的心”。 也许这与人择宇宙论(自然经济论)中自然经济的目标:自然经济是这样一种有界但无限的动态人择系统;他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古印度也有类似的思想)、经济可持续发展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妙吧。这算自然经济论的一个论证吗?还是留给地球村人来验证判断吧。 2005-11-1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2 17:15:15编辑过] 2、 参考消息2005年11月10日第八版中国大地,以“基辛格:中国强大十分自然”为题这样报道:德国“焦点”周刊11月7日一期报道,题:基辛格:害怕中国强大的人应该想想。 “焦点”问:中国被视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中国迟早会取代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吗?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答:中国在最近几十年中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害怕中国强大的人应该想想,中国已存在了几千年。我们设法让他消失。能阻止他成为霸权的唯一途径是参与竞争。只要中国培养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数量是我们的20倍,那么他在这个世纪的创新比我们多就是自然而然的事。这当然会导致力量转移。 这也许不算自然经济的一个论证,我不知道基辛格的“自然”的含义是何?其“自然”的含义也许是自然经济中自然含义的一种拓扑形式吧。 2005-11-12 3、 网友评:有人评价被尊为管理学创始人的比德.德鲁克:他是管理学这个充满自大狂和江湖骗子的领域内少见的真正具有真知灼见的人。在这里引用用这个评价,不是想称赞德鲁克多么伟大,而是想强调管理学是一个充满自大狂和江湖骗子的领域。无独有偶,年轻时一心想做哲学家的金融投机大师索罗斯干脆说经济学甚至整个社会科学就是一个古代炼金术的现代版,经济学家和那些号称能把石头炼成金子的炼金术士一样都是在欺世盗名(见索罗斯<金融练金术>)。 很欣赏楼主理论创新的勇气,但是,甚为可惜的是却陷入了一种单纯地追求所谓理论创新的走火入魔状态。显然,楼主非常自信于自己的创新,可惜的是,这种自信却是建立在自己对理论创新和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无知之上的。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的唯一目的就是研究通过什么的制度安排能让人们通过自己的力量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经济学上所有的伟大的理论创新都是表现为发现更能保护个人追求幸福的权力的制度安排。经济学是个人范畴的,经济也是个人范畴的,所谓的家庭经济、企业经济、政府经济、全球经济只是个人最大化自己经济利益的手段或者说是保护个人产权的制度安排。 中国的经济学处于一个混乱的时代,这个时代有具有真知灼见的人,同时也存在很多的江湖骗子和自大狂。奉劝所有的对经济学真正感兴趣的中国人,你们的眼光不要放在理论创新上,更不要放在冲击诺贝尔奖上,而是要放在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上,去分析在当前的形势下需要什么的制度才能保证每一个中国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更重要的怎么才能建立这种制度。 4、网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