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悲哀? 胡星斗教授谈到这些问题都伤心的哭下来了,说:“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以责任和良心来对待民工、关爱民工、与农民平等对话。我们的先辈其实都是农民。此时,我的眼中含着泪。”(《以责任和良心对待民工》) 三、乞丐发财的经济含义 我观察到这样的事情,以前有的人穷,没有金钱是因为他的劳动没有价值,都腐烂了,以后实在没有辄了,只好当乞丐。因为乞丐的劳动是有价值的,而且是最大价值。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负价值(腐烂价值)=0,也就是说他的劳动成果没有腐烂,没有被别人无偿的占有。道理就怎么简单,在价值球模型上永远处于东面,最大价值。 有一位网友阿名就提出这样的问题,美国的洛克菲勒应该属于什么劳动呢,难道没有乞丐大吗?怎样进行价值比较呢?阿名先生提出的问题非常难回答,实在没有办法回答!为何呢?比如封建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劳动怎样进行价值比较呢?没有办法回答,就是当今世界一流价值理论专家也没有办法回答。 那么是不是束手无策呢?不是的,茅于轼先生在《择优分配原理》一书中,提出方法,茅先生说:“反方向来估计,某种产品出口如果不利,那么进口必定有利;物价上涨如果于人民不利,那么降低必定有利;增加消费如果于整个经济周转不利,则增加储蓄必定有利。如果正反两个方面都是不利的,那么我们现在必定碰巧在一个丝毫移动不得的最点上。” 我们正面不能解决问题,就从反面入手。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并且有人类的劳动,肯定有价值;如果出现了腐烂,失去了使用腐烂,则说明它的价值量越来越减少,有负价值(腐烂价值)。举例说明,有劳动产品=100元,现在有80元腐烂了,则现在: 劳动产品的价值量=100—80=20元 把这个道理说明清楚了,就可以回答阿名先生的问题了。洛克菲勒和乞丐两者的劳动,怎样比较他们的价值大小呢?最主要从腐烂价值入手,主要看两者有没有腐烂价值。当然乞丐肯定是没有腐烂价值,用式子表示: 负价值(腐烂价值)=0 如果乞丐有腐烂价值,把自己的劳动产品让它腐烂掉,这显然不符合逻辑推理的,则必然要死亡的。所以说,乞丐可以保证负价值(腐烂价值)=0。那么洛克菲勒大老板,他不敢保证负价值=0,他们的劳动永远是经济价值,在价值球模型上处于北面,即: 经济价值=剩余价值1+剩余价值2+…… 我把道理讲给阿名先生,阿先生总算有一点明白了。我认为,人们不要看不起乞丐,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如果有一天,您也可能成为乞丐的,因为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中,老板可以变为乞丐,乞丐可以变为老板,这些都是可能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经说过“坏市场经济”。最关键的是大家都有一颗宽容的心,大家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啊!乞丐罗福元就是最好的事例了。 四、几个乞丐发财的事例 《中国质量万里行》(1998年第01期)报道,把乞讨作为提高生活水平的一种手段,是一部份乞讨者认识上的误区。在个别乡至今流传着“外出乞讨转三年,给个县长都不干”的顺口溜。 这种“致富”手段在村民中产生的影响十分恶劣。民权县北关乡辛庄村的调查对象任某,就是听同村人说在北京乞讨能挣到大钱,便从4年前开始,带着一个残疾女儿长期在京乞讨,去年用乞讨所得购买了一台16英寸索尼彩电,家中的部份房屋也进行了翻建。 民权县林其乡的杨某,46岁,家有果树,但他不精心管理,长年不结果。其他村民种的果树则果实累累,生活得到了改善。杨某说:“种果树、种庄稼太麻烦、太苦了,不如到北京来讨钱,一伸手,就有人给,有时一天最多能要到50多元哩,比在家种地可轻松多了。” 据北京市信访、公安部门介绍,每年都有人民来信,呼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根治乞丐。外国人对北京的乞丐问题也十分关注。一位英国驻华使馆官员说,她1981年来北京时,几乎没有多少乞丐,如今北京街头特别是建国门外交人员公寓附近,乞丐明显增多,有的乞丐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抢东西,乞丐这么多,实在有损中国人的形象。 2004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孙义文,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专业学生。这个学期,他在学校里扮演了两个角色:上课时的大学生,下课后的“垃圾王”。下课铃一响,孙义文就会手拎黑色塑料袋,收集同学留下的报纸及被丢弃的矿泉水瓶。 孙义文家住南京江宁区谷里镇的一个小村子里。3亩地的农活全靠母亲一人操持,父亲右腿残疾,在村里开了间小小的理发店。生意不好,每天只能挣十几元,根本无力支付孙义文和他上高中的弟弟的学费。两年来,他都是一半靠助学贷款、一半靠亲戚资助勉强交的学费。今年,他的助学贷款没有办下来,只好申请学费缓交。直到现在,还差1500元没着落。 家里每个月给孙义文200元生活费。每次充饭卡,他只充50元,却要吃十多天。每天早晨,他先在宿舍喝足水再去吃早饭,可以节省买豆浆的钱。现在,凭着每月捡垃圾获得的100多元,他终于有了足够的饭钱。 孙义文说:“看到教室里那么多饮料瓶和废报纸,我早就想捡了,但一直不好意思。这个学期,我终于鼓足勇气捡了一次,现在已经习惯了。” 话虽这么说,孙义文仍然觉得每次捡垃圾时,总有同学在背后看他。但室友们很理解他。有一天,孙义文推门走进寝室,发现自己床上满是饮料瓶和废报纸。一扭头,迎接他的是室友们灿烂的笑脸。每个周末,也是室友陪他一起去卖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