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基本经济

上一页  [1] [2] 


Tags:


   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欧洲建筑      ★★★ 【字体: 】  
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欧洲建筑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23:35   点击数:[]    

双手留下来!我不知道我们的一些城市管理者看了这个介绍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三、城市怎能没有历史的记忆呢?
在欧洲大地上,最难忘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建筑。那些建筑精致得让你眼花缭乱,欧洲城市的繁华不是因为有高楼大厦,有林立的店铺和闪烁的霓虹灯。莱茵河、多瑙河两岸绿树隐映的古堡,阿尔卑斯山深处鲜花环绕的小木屋,碧绿湖水上白帆点点的奥地利湖边小镇,法兰克福歌德故居前广场上悠闲地喝着啤酒的男男女女,断壁残垣颓废如版画的老城墙,水城威尼斯水巷深处顶上落满鸽子的教堂、慕尼黑郊外纽芬堡成群的天鹅和灰雁,都无时无刻不流露着被岁月调蚀的美丽。那种美丽是因为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所以欧洲的城市才宽容、自信、宁静。那是文化和民族修养,那是个性,那是和谐。
建筑物的首要目的,是人类为自己制造的栖身之所。建筑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更重要的是,建筑是历史的承载物。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到都市共同生活,共同生活才能过更好的生活。”这其实道出了都市中人与人、人与其它生物(植物和动物)共处的和谐观与发展观。在欧洲各地行走,看到遍布各地的是富丽堂皇的王宫、典雅粗犷的城堡、古朴庄重的教堂和风格各异的各式建筑,向世人展现了它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宗教传统和独特的社会风貌。拥有丰厚的历史遗产,是欧洲各国人民的骄傲。欧洲的很多城市整个城就像一座博物馆,古朴典雅,年代久远。对一些旧的建筑,并不像中国城市建设通常所做的一拆完事。在杜伊斯堡,当地的内陆港开发公司的负责人就说过,“一个城市怎能没有历史的记忆呢?” 古旧建筑的保留、文化氛围的营造成就了欧洲城市的文化品牌。欧洲城市管理者认为,保留遗产,包括作为历史见证的大楼、公园、陆地、水面,保持城市的独特风貌和传统文化,对吸引旅游者和适合本国人居住都是必要的。还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在欧洲,车仅仅是用来代步的工具,没有人在意你的牌子,真正的财富是看你有没有房子和藏画。”在欧洲如果做一个老房子的房东,你基本上不用干活也能维持生活,越老的房子越值钱。古人用过的家具如床之类,即使缺胳臂断腿,也都是很值钱的东西。威尼斯本岛上面向海边,有家世袭家族开的酒店,据说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小的五星级酒店,每晚收费是5000多美元,里面全是几百年前的家具,床一动就作响,但都是货真价实的古董,接待过很多元首政要。我们经过这个外表不起眼的酒店门口时,陪同特意介绍说,江泽民曾经在这儿住过。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构建和谐安徽的价值观基础

  • 下一篇文章: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最好地拥护马克思主义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欧洲建筑”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欧洲建筑”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二)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一)
  • ››拆迁的经济学分析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三)
  • ››浅谈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
  • ››坚决支持国企产权改革,坚决反对掌...
  • ››十一五规划中的改革重点
  • ››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
  • ››李嘉图与詹姆斯·穆勒和马尔萨斯
  •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基本思路...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 ››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欧洲建筑
  • ››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国际法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