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数学 → 三年级数学教案 |
|
|||||
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计算式题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21:16:56 点击数:[] ![]() |
|||||
教学目标: 1、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用递等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尊重他们的思维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3、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多媒体演示:商店里的食品和价钱。 师:现在如果你到了一家超市,要买你自己最喜欢吃的食品,要花多少钱? 生1:我想买3袋饼干,1袋3元,共花了9元。 生2:我想买1瓶饮料和1个汉堡包,共花8元。 生3:我想买4包花生和1袋糖果。 师:他买的东西挺多的,同学们先猜猜他用了多少钱? 生:我估计用了30元左右。 二、探讨算法 (一)师生共同探讨计算食品的总价 师:那他到底用了多少钱?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先自己做做,再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出想法后汇报计算过程和想法,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生1:我觉得应该先算出4包花生用了多少钱,所以我要先列出算式7×4=28(元),再和1袋糖果的钱合起来,列出算式5+28=33(元)。 生2:我是这样想的:前面我学过有加有减的运算,它可以很方便地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然后再一步一步计算。那现在也可以把刚刚那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变成5+7×4,这样计算起来会方便一些。 师:你的想法很棒,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混合运算。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指综合算式)在这个算式里,有乘法有加法你要先算什么? 生1:我要先算乘法,因为我要先知道4包花生用了多少钱,才能求出最后的价钱。 生2:是呀!如果先算加法5+7,就不知道算出来的数是什么意思。 (二)探讨如何计算20-4×3 1、刚才你们学会了计算食品的总价,那现在如果你有20元,买4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呢?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2、让学生在小组内说出想法后汇报计算过程和想法,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汇报算式20-4×3的计算过程和想法。 (三)自学书本例3和例4 (四)质疑问难 (五)小结算法 三、巩固练习 课后反思: 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数与代数”中,关于数的运算的具体目标明确提出: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对结果进行合理的判断。正是在这种目标的指引下,现在的数学计算,不再是单纯的数与数之间的运算,而是变为了每一步计算都有其具体的生活情境,每一个数字,甚至每一个运算符号都有其独特的生命意义。如在学习计算应找回多少钱的过程中,学生意识到必须先算出食品的价钱,才能进一步算出找回的钱数。就在这种熟悉的生活情境下,学生慢慢地体会到“先乘除,后加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这些算式也变得有了生命的价值;数学和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感觉到数学充满趣味。当问题自己提,规律自己发现,结论自己总结时,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