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数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吨的认识》教后记人教课标版      ★★★ 【字体: 】  
《吨的认识》教后记人教课标版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21:13:48   点击数:[]    

前些天在三年级上课,好像一直没找到感觉。虽然每天都听了同年级教师的课,却只能学来形式的东西,感觉整个思路还是在别人脑子里装着,自己生搬硬套依样儿画葫芦的老不像那么回事儿,一堂堂课下来,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讲了什么。那天有教研室的主任来听课,一堂《千米的认识》就让我给上得颠三倒四、支离破碎的,亏那主任还连连安慰我,不要紧的,慢慢就适应了^_^,他还鼓励我要多看一些优秀的业务期刊,还可以上网查查资料,主任的话让我愈发惭愧,是早该沉下心来好好学习的。

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吨。为了让自己心里有点底,前一天晚上我就认真地看了教材,教材上先是出示一幅主题图,图上四个小动物想过桥,而桥限重1吨,问题就在这里产生了,这四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接下来提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你知道1吨有多重吗?通过分析,我觉得这堂课应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一是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二是知道1吨=1000千克,初步学会质量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三是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在探究体验的环节作了如下设计:首先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并鼓励他们可以用讲故事把图意说出来,看到漂亮的图画说故事,这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所以这堂课一开始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后来站起来讲故事的孩子都能把图意说得很清楚,这时候我问孩子们,你在看图的时候有没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我猜想一定有孩子不明白“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果然马上就有学生提出来了,其他孩子有的就叫起来说“我知道!”于是我就这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来二去,限重1吨,学生就懂了。讲到吨,我顺势揭示了课题。接下来我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吨”作计量单位?旨在让学生了解“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引出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通过体验-推想一吨到底有多重。因为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无法让学生像克和千克那样进行体验,但是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吨重的概念,所以我采用了体验一桶水(20千克)的重量,推想一吨有多重。我先请了几个孩子上来抬起一桶水,那些孩子的表现可以看出20千克已经是很重了,然后我让他们想想10桶水有多重?20桶呢?50桶?你还能抬得动吗?由此再直接引出:1000千克就是1吨。通过这样的体验-推想,就让学生感受到了“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一般在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通常用吨作单位。知道了1吨=1000千克,我再让学生回过头来用学到的知识帮主题图中的四个小动物解决问题。学生很快说出这四个好朋友不能同时过桥,那他们怎样才能安全过桥呢?我又将这个问题交给了孩子们,让他们在学习小组中讨论商量,共同为小动物们设计过桥方案。这样做目的,是要培养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种方案都是经过学生思考得出来的,都有他们自己的理由,所以我对孩子们的方案都给予了适当的肯定。在初步建立了1吨重的观念后,我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重量大约是1吨,这样就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知,强化了学生头脑中1吨重的观念。

以上教学过程,自我感觉程序较为清晰,一环扣一环,每一步教学目标明确,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效果还不错。但经过课后的思考,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1、要加强学习小组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与人合作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品质和能力。一节课短短四十分钟,教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所以学习小组就成了重要的途径,将学生吸引到每一个小组中去,利用成员之间的共同商讨,共同研究,互相监督,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在本节课上,应该说学生的合作还是停留在表面的,没有进行实质上的合作,基本上还是各说各的,没有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有部分学生根本没有与人合作的能力。比如在给小动物设计过桥方案时,是一部分学生在说,还有的学生根本没听,自己做自己的,这样的交流不能算作交流,也是不利于培养发散思维的。关于合作学习,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与培养。

2、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

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固定的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而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站起来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达不清楚,常常就是坐在下面插嘴,这个习惯是非常不好的,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本节课的任务没有完成好,本来要进行有关千米和米之间单位换算的练习的,因为没有时间了,所以没能完成,影响了课堂效率。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课堂常规的训练。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第一单元作业练习

  • 下一篇文章: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吨的认识》教后记人教课标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吨的认识》教后记人教课标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第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 ››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 ››数学教案-笔算除法(一) 商一位数...
  • ››拿黑、白棋子
  • ››小学数学第六册期中试卷
  • ››第五册搭配中的学问
  • ››用两位数乘(连续进位)
  • ››24 时计时法
  • ››数学教案-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 ››数学教案-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 ››《吨的认识》练习课
  • ››《吨的认识》教后记人教课标版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