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数学 → 二年级数学教案 |
|
|||||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租船)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20:54:48 点击数:[] ![]() |
|||||
课题:租船(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多么明媚的春光呀!老师打算和同学们一起去稠州公园划船,你们说好吗?现在我们先来好好安排一下这次活动。 (联系实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划船一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 学生主动学习。) 二、 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师:这是租船处提供的资料,哪位同学来学着管理员的样子,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那里的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每只船限乘4人 每只船每时3元 2、提出数学问题 师:根据管理员提供的情况,我们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师生共同讨论,确定问题: (1) 、37名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只船? (2) 、10元钱最多能划几时? (根据本班实际有37名学生,对例题进行改编,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课堂充满生机,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解决问题(1) (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计算。 37÷4=9(只)-------1(人) (2)、至少要租几只船呢?(理解“至少”。)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3)、指名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得出结论:至少要租10只船。 (5)、师:37名同学10只船,你认为怎样分配比较合理?(请学生分组) (6)、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解决了租船的大问题,还帮老师分好了组。谢谢你们。 但是我们身上带的钱不多,到时可以划多久而又不超支呢? 4、独立解决问题(2) 试一试:每只船每时租金3元,10元钱最多划几时? 计算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注意帮助学生理解“最多”。 5、构造问题(3),应用所学知识。 稠州公园离我们这里较远,老师打算带同学们坐车去。我去恒丰集团打听了,一辆面包车限坐8人,一辆小汽车限坐3人,可以怎样派车?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交流)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结合实际,通过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既检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训练,培养学生正确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三、 课间休息,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四、 课堂总结,情知共融 1、引导学生总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我们都考虑到了哪些问题,是用什么知识来解决的? 2、揭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建构,实现情知共融。) 五、 练一练 完成书本第7页中的四道应用题。 课后反思: 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它在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至少”和“最多”这两个问题,在计算出余数后,还要进一步思考,要求更高了。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出条件、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使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生动、主动、活泼地发展。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