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板块:设计未来 一、 教学目标: 1. 能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2. 能够让学生说出“活动体验”这种学习方式给自己学习带来的变化。 二、 教学重难点: 1. 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初步拟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并以此不断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2.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文本的讨论,并把自己的感受主动与他人交流。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活动体验 五、教学过程: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一) 导入:十六七岁的年龄应该是尝试规划人生、设计人生未来方向的时候,马克思说:“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那么大家对自己的未来都有哪些设计和规划呢?(点一、两名同学说说自己的人生目标)大家在选择自己的职业的时候进行过周密的思考吗?在本文中,马克思以十七岁的年纪谈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若干原则,以及自己职业选择的初步方向。 (二) 1.点学生归纳马克思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原则,总结启发学生在职业选择时考虑因素。 2. 点学生归纳马克思选择怎样的职业的原则,引导学生选择有崇高价值追求的职业。 3. 点几名学生读读课本P29面的第4题,谈谈自己的人生感悟。 (三)板书设计: 1.选择职业应遵循的原则: 个人喜好:虚荣心 身体因素:体质 个人能力:正确估计自身能力 2.选择怎样的职业的原则: 有尊严 深信其正确 能为我们提供广阔场所的完美境地的职业 ▲主要指针: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我的五样》 (一) 导入:如果让你挑出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再一一地将它们舍弃掉,那么你会选择什么又会舍弃什么呢?这其实是一个有趣又富有深意的游戏,让我们一起来参与这个游戏,共同走入《我的无样》。 (二)1.作者简介:毕淑敏,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1969年赴新疆当兵,历任卫生员、军医。现任北京某大医院内科主治医师。作品有长篇小说《红处方》,80s发表于《小说选刊》上的《昆仑殇》(林彪要求以最原始的方式穿越昆仑山,很多女兵因此被冻死) 2.请学生归纳出作者选择的五样和选择的原因: 选择 原因 水、阳光和空气 生命存在 鲜花 爱和美好 笔 情感上的珍爱 4. 请学生归纳出作者舍弃五样的顺序及原因 舍弃 原因 鲜花 相对不那么重要 水 苟延残喘 空气 哲学讨论 阳光 非生命存在的意义 笔 生命中的真爱, 人生奋斗的方向和目标 总结:对生存意义,人生目标的追问 5.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最后选择笔对人生意义和目标的追问,反思自己的选择。 ▲ 结语:希望通过今天的课大家能初步拟定自己的人生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以此不断鼓励自己奋发向上。 (三)布置作业: 完成《学习与评价》“设计未来”板块。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