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高一语文教案
   高中二册3课《神奇的极光》学案      ★★★ 【字体: 】  
高中二册3课《神奇的极光》学案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4:36:55   点击数:[]    

《神奇的极光》学案
学习目标:
1、 丰富知识储备: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成因原理
2、 了解科普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体会、学习、运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形象性
学习重点、难点: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培养独立筛选信息的能力
2、学习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学习时数:1课时
学习步骤:
一、 导入新课
二、 注音
穹窿( ) 俯瞰 ( ) 萦绕( ) 晨曦 ( ) 棒槌 ( )贮存(
) 遁辞 ( ) 陨落 ( ) 摇曳 ( ) 一瞥 ( )
解释词语
行云流水
生花妙笔
出神入化
翻云覆雨
叹为观止
三、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 文章由哪三部分组成?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说明的?概括文章的总体思路。
2、 文章第一部分引述了拿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角度有何不同?(结合书后练习一)
3、 第一部分是古代中外传说中的极光,那极光到底是什么?她有何特征呢?请找出文中相关语句。
方法:(1)辨析重要信息和一般信息及代表重要信息的具体语句。
(2)各信息点处于分散、零乱状态,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整理。
4、 极光的美名不虚传,那它是如何产生的呢?(结合书后练习二第1、2、3题)
四、 研读第三部分第三段
1、 本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是如何进行打比方的?
2、 电视机的成像需要那些条件要素?极光的形成需要那些条件要素?两者的要素之间是如何对应的?
3、 电视机的三要素之间是怎样运动产生图象的?
4、 极光的三要素是怎样运动产生极光的?
根据以上分析,请用下定义的方法来对“极光”作出较为完整的科学的解说,要包括极光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巩固练习:课课练“语段精读”
五、 结本文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课课练P15-9)
1、打比方 2、举例子 3、分类别 4、下定义
六、 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那些特色?
a) 形象的描述:如讲附宝的故事、伊欧斯的故事、在形容极光形体高度变化之大时用的一些词语
b) 准确的概括:课文对极光的本质、成因、形成条件等都作可概括叙述。
c) 通俗的比喻:把 比喻为“自然界这个魔术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话剧”;把
比喻为“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机显象管”;把 比喻为“荧光屏”;把 比喻为“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象”
七、 布置作业
a) 课课练“阅读迁移”
b) 预习<<时间和空间的旅行>>
c) 读本第六课
d) 《基因工程浅议》
八、 同步训练
1、指出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1)蜂胶是蜜蜂从胶源植物的新生枝芽处采集的树脂类物质,经蜜蜂混入其上颚腺、蜡腺的分泌物,反复加工而成的胶状物质。( )
(2)……要想判断说明方法,首先要知道说明方法有哪些。中学生大致掌握以下几种方法即可,如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打比方、作诠释、列图表。( )
(3) 林的作用主要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80%。( )
2、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文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B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因受贿行贿被判处死刑,其贪污受贿数额之巨令国人叹为观止。
C第二次信息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对此,我们心里自然不会无动于衷,采取掉以轻心的态度。
D这一支曲子演奏的出神入化,听众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语文教案-《别了,司徒雷登》

  • 下一篇文章:庖丁解牛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高中二册3课《神奇的极光》学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高中二册3课《神奇的极光》学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知识要点与能...
  • ››谭嗣同 教案
  • ››语文教案-中国当代诗 错误
  • ››高一第一单元单元说明(教师中心稿)...
  • ››《赤壁赋》教案4
  • ››《庄周买水》教学设计4
  • ››作文训练
  • ››高一一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纲要(教师...
  • ››庖丁解牛
  • ››高中二册3课《神奇的极光》学案
  • ››高中二册3课《神奇的极光》学案
  • ››高中二册23课《登泰山记》
  • ››高中二册4课《空间和时间旅行》
  • ››高中二册11课我与地坛
  • ››高中二册12课《宽容》序言
  • ››高中二册16课阿房宫赋
  • ››高中二册2课《物种起源》导言
  • ››高中二册9课《黄鹂》教学设计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