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高一语文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      ★★★ 【字体: 】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4:26:29   点击数:[]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宜昌市夷陵区一中   陈 文 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古诗鉴赏的切入点,理解形象、意象、意境等文体知识。 能力目标:探讨归纳古诗鉴赏炼情、会神、悟境的方法,培养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情感。 教学重点:鉴赏古诗方法。 教学难点:形象、意象、意境的文体知识理解。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竞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激趣导入,出示课题。   2、明示目标,明确考纲。 二、新授: (一)   鉴赏杜甫的《登岳阳楼》归纳炼情的方法。 1、  配乐朗诵由《登岳阳楼》改写的散文,看文中有哪些景物,并幻化成电影画面。听后猜一猜是哪一首古诗。 2、  领读《登岳阳楼》 3、  理解7个词:吴楚、坼、乾坤、字、戎马、轩、涕泗 4、  你绘出了几幅什么样的画?(用主谓短语、偏正短语描述文中的景物) 5、  颔联这两幅画可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其特点,这使你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些类似本联景物特点的句子? 6、  优秀的诗歌是作者内心深处涌出的吟唱,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7、  你是如何读出作者感情的?请告诉同学你的发现。 A了解处境,知人论世(杜甫写这诗时是什么处境?) B 抓住形象,组合画面(什么是形象,同桌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板书: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C 抓住情词、情事 D 抓住文化意象(人孤乎,舟孤乎) 8、  男生齐背本诗 9、  什么是意象?(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如意象是具体化的感觉,是诗人用感觉拥抱材料,是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也是读者走进作者情感世界的桥梁,是解读作者思想感情的代码等) 10、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文化意象? 11、男女生竞答一些常用文化意象的内在含义:月、云、燕、东篱、梅花、松、莲、梧桐、杜娟鸟、蝉、大雁 12、用以上炼情的方法完成《山居秋暝》的导学练习。 (二)   鉴赏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归纳会神的方法 1、  男女生轮读,并准备口头改写成散文 2、  楚山孤:山孤乎,人孤乎?楚山何以孤? 冰玉的特点是什么?(洁白无瑕)比喻什么情怀? 3、  你是如何领悟出本诗表达的是作者屡遭贬官而坚守信念的志向的? A 联想(冰心玉壶――高洁) B 想象(楚山孤峙――坚韧) C 卒章显志 4、  什么是联想与想象?(个性化答案:联想是由此及彼,是复活生活的体验,是唤醒尘封的记忆,是经验的一唱一和,是穿越时间,跨越空间;想象是根据已知的形象创造出新的形象,如历历在目,如身临其境) 5、  女生齐背《芙蓉楼送辛渐》 6、  用以上会神的方法完成李颀的《送魏万之京》导学练习(先独立答题,后四人学习小组讨论)   (三)   鉴赏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归纳悟境的方法 1、  小组诵读接龙 2、  理解词语:之、广陵、故人、烟花 3、  诗中有哪些景物,景物特征如何? (繁花似锦、草长莺飞)的季节  (逐渐远去,消失在无际)的帆船 (湛蓝明净)的天空            (滚滚东逝)的长江 特征:迷蒙、幽远、明丽、广阔 4、  环境即心境,景语即情语,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你是如何读出的?(抓住烟花、孤帆、碧空、江水等景物的特征,即意境。其中的孤帆,帆孤乎,人孤乎?) 5、  什么是意境?(个性化答案:意境是诗人的心与客观世界的和鸣,是诗人对情景的起兴,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碰撞而迸发的火花。板书:意境=景+情+意) 6、  用把握意境来领悟主旨的方法鉴赏唐.刘禹锡《乌衣巷》的导学练习 7、  女生齐背第一首,男生齐背第二首,全班齐背第三首。 8、  这三首有哪些共同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上高楼的一种孤独的情感,孤独是怎样产生的,你对孤独如何看?孤独的讨论据时间而定) 三、结语:古诗的鉴赏就是通过语词找形象,通过形象找画面,通过画面找意境,通过悟境来炼情、会神。生活中不是没有诗,而是缺乏发现诗的眼睛。读诗吧,让我们诗意的栖息在这蓝色的星球上! 四、作业:完成导学练习中的扩展练习。 附板书:知人论世 ↘                        联想、想象         组合画面 ↘                     ↗                      炼情           会神         抓住情词 ↗                     ↘          捕捉意象 ↗                        卒章显志                               ↖       ↗                                     悟境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教时

  • 下一篇文章:红烛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知识要点与能...
  • ››谭嗣同 教案
  • ››语文教案-中国当代诗 错误
  • ››高一第一单元单元说明(教师中心稿)...
  • ››《赤壁赋》教案4
  • ››《庄周买水》教学设计4
  • ››作文训练
  • ››高一一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纲要(教师...
  • ››庖丁解牛
  • ››高中二册3课《神奇的极光》学案
  •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座..
  •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
  •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
  • ››古代诗歌的“炼字”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