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高一语文教案
   雨巷      ★★★ 【字体: 】  
雨巷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4:11:31   点击数:[]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把握诗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过程:歌曲导入:丁香花(唐磊)

1、  学生谈谈听后感受,引入丁香花出示图片,了解丁香花

(1)       丁香花: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常对着丁香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并不轻佻,因而丁香也就成了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2)       导入作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作品《雨巷》也成功的运用并发展了这一丁香花意象。下面我们将共同学习这首作品。

2、  作者作品简介

戴望舒,浙江杭州人,原名戴梦鸥.1932年赴法留学,1935年回国.在《现代》上发表诗作,逐渐成为现代诗派“诗坛首领”.著有:《我思想》、《无题》、《我用残损的手掌》、《烦忧》、《偶成》、《雨巷》

3、  了解时代背景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青年的屠杀。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当时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4、  听配乐朗诵

5、  学生齐读作品,教师略作指导

6、  作品思路分析

(1)       学生讨论

(2)       明确:第1节:“我”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第2-6节:想象中的丁香般的姑娘从雨巷穿过,从“我”身旁飘过.

第7节: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写出“我”的希望.

飘过过程:默默走近、走近-远去-消失在尽头

7、  探讨作品中各意象的象征意义

思考讨论:(1)诗中给我们塑造了雨巷、姑娘、“我”的意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讨论后明确:

雨巷:悠长、寂寥、下着雨

姑娘:有丁香一样的芬芳、彷徨着忧愁的姑娘

“我”:孤独、忧愁有所希望又彷徨苦闷

         (2)结合诗中情节及雨巷、丁香般的姑娘、“我”三者的关系,你认为作者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思考其象征意义。

       讨论后明确: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构成一种象征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又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表层上是在写对美好爱情的期待。深层上,是个人乃至一代青年人内心复杂情绪的象征,一种美好理想得而复失的苦闷与彷徨。

    10、再次有感情的朗读作品

11、小结

                  戴望舒作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的代表,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塑造了悠长寂寥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独行者的形象,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彷徨,给我们呈现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

    12、作业:(1)思考《雨巷》的艺术魅力

              (2)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的艺术魅力    (2)深入探讨丁香花这一意象的内涵

        1、检查背诵      2、请学生朗诵      3、思考探讨

         (1)你认为雨巷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分组讨论后明确:

①象征性的抒情手法   ②优美的音乐旋律

       诗中运用叠句、复沓、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

结构特点:共七个诗节,每节七行,每行长短不一;押韵位置错综变化;似断实连的分节跨行。

效果:使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而优美的旋律,细腻而传神的暗示了诗人低回、迷茫的心境。

(2)深入探讨丁香花这一意象

       ①回顾丁香花的特点:

      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常对着丁香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并不轻佻,因而丁香也就成了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②举例探讨

代赠二首(其一)

李商隐

玉梯横绝月如钩。

楼上黄昏欲望休,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③小结:作者成功的运用了丁香花这一美好、高洁又哀怨的意象,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作者在希望和失望之间只能是孤独、苦闷和彷徨。

  5、作业:搜集有关丁香一词的诗句

一、说教材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青年的屠杀。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当时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戴望舒作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的代表,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塑造了悠长寂寥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独行者的形象,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彷徨,给我们呈现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

        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构成一种象征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又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表层上是在写对美好爱情的期待。深层上,是个人乃至一代青年人内心复杂情绪的象征,一种美好理想得而复失的苦闷与彷徨。

        作者对象征主义手法的成功运用及诗的优美的音乐旋律使它成为现代新诗史上里程碑之一。

       二、说教法

        课时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熟悉作品并把握诗的象征意义,第二课时侧重把握诗的艺术魅力。教法上第一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启发为主,第二节课则以讲授、探讨为主。

       三、教学目标:

1、了解《雨巷》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及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2、对丁香这一意象的深层理解。          3、培养学生对现代诗的感悟力。

四、教学重难点:1、了解诗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时代心情

            2、理解雨巷、丁香般姑娘、“我”的象征意义,并把握作者表层及深层情感。

            3、进一步了解作品的艺术魅力及诗词作品中的丁香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触龙说赵太后》教学设计8

  • 下一篇文章:漫话清高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雨巷”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雨巷”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知识要点与能...
  • ››谭嗣同 教案
  • ››语文教案-中国当代诗 错误
  • ››高一第一单元单元说明(教师中心稿)...
  • ››《赤壁赋》教案4
  • ››《庄周买水》教学设计4
  • ››作文训练
  • ››高一一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纲要(教师...
  • ››庖丁解牛
  • ››高中二册3课《神奇的极光》学案
  • ››雨巷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