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高一语文教案 |
|
|||||
同志的信任 第二教时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4:02:31 点击数:[] ![]() |
|||||
同志的信任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的插叙部分; 2.朗读、研习课文第一部分的2、5、6节; 3.总结课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研习插叙部分 1.复述 2.研习插叙内容: (1)课文第7小节叙述方志敏的身份、职务,有何意义? 交代方志敏同志是红军第十军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以衬托他所写文稿对革命事业的重要性。也为他“具有革命的眼力”作了必要的铺垫。 (2)方志敏的密信和文稿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是在方志敏“抱定牺牲决心”随时都可能被敌人杀害的情况下,忍受着狱中折磨和“患重病”的痛苦,用敌人要他写自由书的纸写成的。这充分表现了方志敏同志顽强的革命意志和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 (3)方志敏和鲁迅并不相识,可方志敏在“给密信和文稿找个可靠的着落”时,怎么会想起鲁迅先生的? 方志敏“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深信鲁迅对革命的忠诚,他想,通过鲁迅一定可以找到党的关系。作者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他突然想到鲁迅的感受——“仿佛暗夜里亮起一道闪光”,写出方志敏同志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4)课文中哪些词句表现了方志敏对鲁先生的信任? 课文第10小节结尾写方志敏“深信鲁迅先生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决定把生命的最后时刻写成的信件和文稿,送到鲁迅先生的手里。他完全相信:鲁迅先生一定能够承担起这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他给鲁迅写完信,“心里像放下一块石头,觉得浑身轻松了。” (5)插叙有两种:一是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一种是插进对有关事情的追溯和回忆。本文属前者,先写鲁迅收信、看信,再插叙方志敏的革命事迹和写密信、文稿的经过,最后写鲁迅转信。试说明插叙内容的作用。 插叙部分用较大篇幅写了方志敏同志的经历、斗争、作风、思想、品质等。一方面为中心事件交代必要的情节;另一方面像方志敏这样一位惊天地、泣鬼神的重要领导人,竟能把牺牲前以鲜血写成的信和文稿托付给鲁迅先生,表现了对鲁迅先生极大的信任,更衬托出鲁迅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题:鲁迅先生是共产党人最可信任的同志。 二.朗读、研习课文第一部分的2、5、6节 1.朗读课文第2、5、6节,体会此时此刻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 指名或集体朗读均可,读时注意节奏要舒缓,语调要庄重。 第2节要读出郑重、严肃的心情,第5节读出鲁迅先生悲愤的心情;第6节要读出学生的心情和对文稿的珍重。 2.研习以上三节,书面回答下列问题:(小黑板) (1)本文采用了概括和细节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说说这三节文字在写法上属于哪一种? (2)从课文第2节中标出描写鲁迅先生打开纸包取信看信的动词,分析其表达作用。 (3)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郑重”“悲愤”“目不转睛”“苍白”“严肃”对表现鲁迅思想感情的作用。 (4)分析第6节中重点词语对鲁迅先生看文稿前态度的描写。 (5)总结这三节描写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 提示: (1)这三节属于细节描写。 (2)第2节用“打开”“拣”“盛满”“滴入”“平放”等词语,细致入微地描绘了鲁迅先生灯下看信时小心谨慎的神态,表现了鲁迅先生严肃认真的态度。 (3)本文在用词上,注意词的感情色彩,在所要表达的意思里,把所带的感情也表达出来。 如:“郑重”表现严肃认真的态度,说明鲁迅先生对密信和文稿十分重视,他深知这个纸包里珍藏着一个革命者的赤胆忠心。 “悲愤”表现了鲁迅先生为革命者方志敏同志的牺牲而悲痛,对反动派的凶残而愤怒的感情。 “目不转睛”表现鲁迅先生看信专注,不放过一个字,精神高度集中,是“郑重”的形象体现。 “苍白”既点出鲁迅当时病态的脸色,又凸现他内心的悲痛。 “严肃”是悲愤的深化,表现鲁迅先生正视现实,严肃思考。 这些词语真切地反映了鲁迅看信时,神情的变化过程。 (4)第6小节写鲁迅看文稿的态度用了“团起”“揉烂”“放进”“擦干”、“收起”“小心”等词语,把鲁迅对信件的审慎,对文稿的珍惜,刻画得淋漓尽致。 (5)这三节描写细致入微地写出鲁迅先生悲愤的感情和严肃的脸色,以及对文稿的珍视,使人感到两位革命战士的心是相通的,鲁迅先生完全理解一个共产党人临终前的愿望。他对革命的深刻理解和对同志的深厚感情,揭示了课文的主题:鲁迅先生是党外的无产阶级战士,是共产党人最可信任的同志。 三.总结课文 1.师生共同归纳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接受方志敏同志的重托,冒着生命危险珍藏并转交密信、文稿给党中央,赞扬了鲁迅先生是共产党人最可信任的同志。教育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的高贵品质,做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2.教师概括写作特点。 (1)运用插叙,既突出了文章的主线,又有力地衬托了主题。 (2)概括叙述和细节描写相结合,突出了中心思想。 四.布置作业。 1. 四、五、七。 后记:重点讨论插叙文字的作用,明确概括叙述和细节描写的不同,体会其作用。 板书设计: 同志的信任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